美元加息 火上澆油 美聯儲按照計劃加息的舉動推動美元走強,客觀上導致油價繼續下跌。一直以來,強勢美元都被視為原油和其他許多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背后的重要因素,因為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美元升值會使得它們在使用其他貨幣的人面前顯得更加昂貴。此外,商品并不能創造任何收益,這就意味著,在利率上漲的環境當中,商品作為投資選擇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達成一項“不可動搖”的協議,雙方確定把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并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他成員國的同意。從此,美元的強弱始終影響著國際油價的走勢。作為石油的定價貨幣,美元升值意味著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貶值意味著石油越來越昂貴。 北京時間17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結束了近7年來的零利率狀態,當日國際油價已經暴跌。因國際石油市場以美元計價,美元進入強勢通道后所帶來匯率波動必將導致中國、歐洲、日本等國石油購買力的下降,加之歐洲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國際石油需求短期不會明顯提升。 誰導致了石油市場的失衡 導致石油市場供大于求的背景一方面是產油國之間的持續競爭,另一方面是疲弱的需求。專家預計這種情況暫時不會改變。 德國黑森州-圖林根銀行的能源分析師海因里希·彼得斯說,關鍵在于歐洲和亞洲的需求,因為最大的需求者美國目前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石油生產國之間的競爭仍將激烈。與此同時,儲備依然充裕。截至2015年12月底,美國的石油儲備增加至4.91億桶。澳新銀行的分析師們寫道:“這是1930年以來該季節的最高水平。”彼得斯說,2015年大幅增加的庫存就像懸在市場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的油井數量再次增加。據石油工業服務商貝克休斯公司提供的數據,上周美國有541口鉆井在采油,比之前一周增加了17口。一年多來,石油生產商一直在爭奪市場份額。他們想把像頁巖油生產商那樣擁有更高開采成本的競爭者擠出美國市場。過去幾年美國的石油繁榮是當前供應過剩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繼續向世界市場大量輸送石油。上周末伊拉克石油部長強調,該組織將堅持這一政策。國際能源署預計,2016年全球采油量將繼續上升。一個原因是,伊朗石油預計將重返市場。 國際能源署總干事法提赫·比羅爾預計,在西方對伊朗取消制裁后的頭12個月內,伊朗日均石油出口量將增加50萬桶。 打壓 頁巖油技術 美國頁巖企業生產成本差異甚大,每桶成本介于20美元至70美元不等,中位數則是每桶51美元,高于現在的油價,意味著逾半數企業其實正在虧損。石油行業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分析師說,如西德州原油低于每桶45美元,美國頁巖油業尤其是成本較高者將“尸橫遍野”。 全美各地頁巖油業者的產油成本實際上落差相當大,不過由于產量相當豐碩,則系這些業者持續投入生產的動力來源。然而,已有部分分析師認為,在美國原油價格面臨下降考驗后,市場也開始懷疑,產油業者還能夠撐到什么時候。 據了解,一些頁巖油業者目前尚能持續產油,是因開采的成本效益仍相當有利可圖。北達科他州的巴肯油田是美國頁巖油的開采重鎮,根據官方去年 7 月公布的數據指出,部分郡的開采成本已降至每桶 20 美元。而對于鄧恩郡的油井來說,即便油價挫至每桶 24 美元仍舊有獲利空間。 而這種問題,實際上也非僅存在巴肯油田,包括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懷俄明州與內布拉斯加州等,也有相同的問題;在油價不斷向下探底的趨勢下,運輸成本相對成為產油業者的壓力來源。信評機構標普表示,今年已有16家美國能源業者倒債。 標普執行董事托馬斯·沃特斯說,有8家公司的信評為CCC或更低,可能在一年或一年之內燒光現金。標普數據顯示,去年已有16間能源企業出現債務違約。 歐佩克的價格戰 盡管非歐佩克成員國面對低迷的價格都放慢了生產的腳步,但是石油卡特爾本身卻沒有絲毫減速的意思。根據彭博社和路透社的估計,歐佩克目前的日產量略高于3200萬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產量都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對于許多歐佩克國家而言,現在的油價都已經跌到了他們的保本線以下,甚至沙特也不能幸免,但他們掀起價格戰原本也不是為了眼下的保本或者賺錢,而是要將市場從美國和其他非歐佩克國家的手中奪回來。 對于原油生產者而言,一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產能,這部分投資就成為沉沒成本,即使售價低于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總成本,只要高于邊際成本,就能夠獲得正的現金流。由于沙特閑置產能占世界閑置產能80%之多,且其石油生產的邊際成本屬于全世界最低一檔,即使增產導致油價進一步下行,對該國而言也能夠擴大現金流。 伊朗-沙特沖突還將進一步削弱歐佩克這個卡特爾的約束力,在可預見的未來,該組織限產保價的可能性已被消除。2014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多方面因素引爆“油氣增產-價格下跌”螺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和收入總額,歐佩克成員國已經全面卷入削價競銷漩渦,歐佩克卡特爾機制統一行動的約束力大大削弱;這次伊朗-沙特外交沖突,進一步凸顯、加劇了歐佩克成員國之間的矛盾,本來就有著強烈增產沖動的伊朗、伊拉克更不會壓縮自己的生產了。 石油作為大宗商品,價格仍然受到供求面的限制。綜合以上分析,本輪油價劇烈下降,主要是因為頁巖油在供應面對石油市場的巨大的沖擊;而在以沙特為首的OPEC堅持不減產的前提下,以私人資本為主的頁巖油企業將受資金面的限制將被迫縮減產能,并已初顯跡象。(作者: 東萊) |
相關閱讀:
- [ 01-05]外交部:希望中東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
- [ 07-27]土耳其面臨游擊戰威脅 空襲敘境內全面介入中東地區沖突
- [ 05-08]聯合國官員:中東地區沖突中性暴力問題應引起關注
- [ 11-24]伊朗大使:俄伊合作將有助加強中東地區穩定
- [ 12-30]聯黎部隊稱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旨在破壞中東地區穩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