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集之地”必須嚴治 防止國家政策紅利“打折扣” 蒼蠅撲面,對國家形象和百姓感情的傷害最直接,也是老百姓最反感、最痛恨的腐敗,是最具離心力的腐敗。 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扶貧濟困力度不斷加大,惠民政策“含金量”越來越高。然而,作為貧困群眾“保命錢”和減貧脫貧“助推劑”的扶貧助困資金,在一些地方卻屢屢遭到“揩油”和“打劫”,個別干部甚至將“扶貧助困”變為“劫貧濟私”,讓中央政策“大打折扣”。 早在2013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從數月通報看,基層有些不起眼地方著實成了部分干部吃拿卡要、與民爭利、欺壓百姓等違紀違法行為的“菌集之地”。以查處的案件案值一般不大,但一些侵吞困難救濟、建房補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款項的行為,損害了群眾切身利益,且涉及人員眾多,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聚光燈打在群眾身邊,就能看到基層尤其是農村的黨風廉政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鄉科一級看起來沒什么權利,但小貪小腐在群眾中卻能造成極壞影響。” “群眾身邊往往都是小問題,但小問題不管不問,大問題源頭就堵不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小問題大家“司空見慣”,恰恰說明,小問題的負面效果已經長期存在。 專家認為,讓專項資金真正發揮好“保命錢”“兜底錢”作用,防止截留、貪占、挪用、冒領等漏洞,關鍵要從完善制度和加強監督兩個方面發力,實現由粗放化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應建立扶貧助困資金流入流出透明化機制,從“上墻”到“上網”,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加強監督,增加動態審計、隨機審計,防止一些地方、部門和干部提前做“賬面文章”,及時曝光和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真正看好保民生、穩基層的“錢袋子”。 任建明表示,應針對基層群眾的反映,還應及時審查并對群眾進行回應,著力解決群眾舉報“石沉大海”的現象。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需要進一步發揮新媒體、新技術作用,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記者楊帆、陳文廣、孟含琪 |
相關閱讀:
- [ 01-11]社科院反腐藍皮書:九成以上領導干部認可懲腐力度
- [ 01-07]王岐山:正風反腐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 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 [ 01-07]長江證券董事長被查 為2016年資本市場反腐落馬第一人
- [ 01-05]銳意改革、高壓反腐--近百年大黨引領中國巨輪行穩致遠
- [ 01-04]加大“拍蠅”力度 遏制“小官巨貪”也是反腐要務
- [ 01-02]2015年"象牙塔"反腐:每周一名高校領導被通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