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不少 雖然兒童智能手表的市場火熱,但家長在購買后多少也有些牢騷。 談及兒童智能手表,郭女士不滿地說:“我之前給我家豪豪買的手表花了八百多元,同事買的才不到300元。我看兩個手表也差不多,同樣都是兒童智能手表,價格怎么相差這么大呢?” 對此,淘寶上一家兒童智能手表銷售商告訴記者:“價格低的基本上都是些小品牌,像我們店里的產品都是經過權威認證的,質量有保證,自然會比較貴。價格低的手表質量怎么樣,我們就說不準了。再說,相比之下,我們的功能肯定更多。”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市面上很多小品牌的兒童智能手表都有“貼牌生產”的現象,存在性能風險。 太原市民陳先生說:“兒童智能手表就算再好,它也是電子產品,孩子一直戴著肯定會受到輻射。我的孩子比較淘氣,萬一哪天我看不住,孩子接觸到電、火之類的,恐怕還有爆炸危險。” 另一些家長則表示,兒童智能手表監控范圍有限,與自己理想的監管距離存在差距。監控的條件也很苛刻,在GPS信號弱的情況下還定位不準。 在采訪中,一位男性家長說:“手表上都裝有體感游戲,甚至有的還內置有電子寵物,孩子難免會貪玩,我擔心這會耽誤孩子學習。再說,老師也不是特別支持孩子在上課時戴智能手表。”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10位家長中,除兩位家長對兒童智能手表持相信態度外,其余8位家長均對這一事物的信息安全存有疑慮。 有媒體報道,“淘寶銷售量前32位智能手表中,有13款手表存在安全漏洞,可導致兒童信息被黑客實時監控,獲取兒童的日常行走軌跡、實時環境聲音”。 對此,專門研究智能設備安全性的技術團隊NumenTeam在2015年9月23日發布的兒童智能手表行業安全問題公告顯示,造成兒童智能手表信息泄露的原因大多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部分品牌的后臺查詢接口、權限控制不嚴格;二是一些品牌為了方便,在父母手機端使用默認密碼,導致黑客可以簡單修改密碼使得父母無法登錄;再有就是有的數據查詢接口暴露了過多信息。 此前,某智能設備安全技術公司負責人喻峰有關黑客入侵一款兒童智能手表的演示,也證實了部分兒童智能手表確實存在信息泄露風險。 此外,孩子往往缺乏對智能手表中自我信息的保密意識,也很容易在玩耍或在其他不經意的時候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生產標準缺失 “兒童智能手表牌子這么多,保不齊會有一些山寨貨。花點兒冤枉錢倒無所謂,可是萬一對孩子造成什么壞影響那就不好了。”太原市民楊先生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他說,“之前也沒聽說過這產品,要說購買的話,多少還是有點不放心,就怕買的不如意還沒辦法維權。” 記者隨機進入淘寶上一家銷售兒童智能手表的店鋪。在交談中,賣家表示,她店內所銷售的兒童智能手表沒有任何安全憑證,也沒有經過任何檢測。 在和幾名淘寶商家交談后,記者發現,淘寶平臺上有類似情況的商家占絕大多數。 據了解,目前國家對兒童安全手表等智能穿戴設備還沒有統一的規范,產品質量也良莠不齊。 就此問題,記者致電太原市質量監督局獲悉,兒童智能手表產品生產公司所在的省市可能會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監測標準,太原市目前沒有智能手表生產公司,沒有相應的標準、規范。 兒童智能手表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與銷售規范,為人所詬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智能手表作為新興事物,一時間不知道該劃歸到什么具體領域內。另一方面,現有的標準規范沒有辦法適應快速發展的智能化節奏,在標準缺乏修訂完善的情況下沒有辦法應用在兒童智能手表上。 目前,究竟有多少家企業具備兒童智能手表的生產資格?對此,相關部門尚無明確答案。 兒童權益優先 兒童智能手表關乎兒童成長,如何進一步引導規范,盡可能規避風險?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山西省律師協會會長高劍生表示,目前,兒童智能手表被認為是一種可穿戴智能設備,但法律尚缺乏針對可穿戴智能設備的規范,僅有廣東省深圳市有相關政策規定,且大部分是扶持可穿戴設備、智能設備的發展計劃,對于兒童智能手表的生產規范、銷售資格并未作出規范,在立法上還存在缺失。 “兒童作為特殊人群,智能手表的安全性必須符合兒童特征,國家應該針對兒童智能手表存在的輻射、易燃、材料毒害性等問題盡快出臺相關生產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解決各自為政的市場亂象。”高劍生說,在監管上,工商、質檢等部門應該建立部門聯動機制,避免執法無力的局面。 高劍生認為,智能手表通過定位裝置便于家長了解孩子的舉動、方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可能侵犯到孩子與其他人的隱私權利。而使用第三方軟件對孩子的數據進行同步監測收集,存在家長隱私泄露、孩子活動被監控的風險,不利于保護孩子。 山西財經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王群英也不贊同家長使用諸如智能手表之類的產品去監督孩子。 “如果采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履行監護作用,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形成心理壓力,讓他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家庭環境,更多地只是在重復學校的嚴肅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有多種方式,營造和諧、輕松的家庭氛圍很重要,在此基礎上,可以制定一些家庭成員人人遵守的規則,這也是可行的。家長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既是指導者又是引導者的角色,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也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然,兒童教育本身在具備普適性的同時,也有其個性,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要視具體情況決定。”王群英說。 □記者馬岳君 王志堂 |
相關閱讀:
- [ 11-24]央視曝光智能手表漏洞:可獲取位置 竊聽通話
- [ 10-28]昆明理工大學5名大學生為殘障人士設計智能手表
- [ 09-16]兒童智能手表在福州熱賣:部分品牌輻射超標嚴重
- [ 09-16]兒童智能手表在榕熱賣 部分品牌輻射超標嚴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