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股票交易所深夜發文:密切關注大宗交易減持股票
2016-01-14 07:54: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兩大股票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13日晚間分別發布公告稱,密切關注大股東通過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方式進行減持的行為,及時督促相關方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其中,上交所表示,對大宗交易買入方的后續賣出行為,已采取重點監控措施,重點核查是否存在沖擊市場影響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一旦發現,將及時采取相應監管措施。 針對減持問題,證監會近日發布新規,要求大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A股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盡管監管層對于大股東減持有新規出臺,但效果并不明顯,部分公司的大股東仍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減持。 13日,中國A股再度受挫,四大股指悉數下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跌逾2%,失守3000點大關。 尹中立認為,上述新規盡管緩解了二級市場減持的壓力,但沒能堵住“大宗交易”這一后門,近期已有不少公司宣布減持,對股市沖擊較大,監管層必須加緊出臺政策應對。 另有分析指,減持新規實際是讓大宗交易也要執行和二級市場減持一樣的標準,也就是3個月內只能賣1%,但是針對大宗交易設定了前提條件,即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票后導致自己不再是大股東的,不管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在減持后6個月內,每3個月只能減持1%。 但反之,如果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票,減持后自己仍然是大股東的,轉讓方和受讓方都不受1%規定的影響,也就是說受讓方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得來的股票,其實是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出的。此次兩大交易所表態將密切關注大宗交易減持,或能減輕二級市場的拋壓。 就實際的減持情況而言,上交所方面,根據公告,1月11日至13日,僅有2名持股5%以上的股東通過大宗交易系統進行了減持,減持股份的數量和金額均不大。通過大宗交易買入的3名投資者中,僅有1名少量賣出,對二級市場股價沒有產生影響。 深交所方面,1月11日至13日,深交所大宗交易股份數量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及去年平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11日深市大宗交易711.3萬股,交易金額1.7億元(人民幣,下同);12日交易7696萬股,交易金額9.37億元;13日交易3338萬股,交易金額4.29億元。(完) |
相關閱讀:
- [ 12-29]大學生用學費投資股票全賠光 借“高利貸”遭逼債
- [ 12-29]"掃黃打非"辦入駐淘寶查違規|股票注冊制最快將明年3月實施 兩市八成個股下跌
- [ 12-28]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決定獲通過 明年3月1日施行
- [ 12-28]股票發行注冊制一錘定音 A股供不應求格局一去不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