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 從荒茅村到花茂村——一名駐村干部的精準扶貧記 光明網遵義1月14日電( 胡連娟)13日,“脫貧攻堅看貴州全國網絡媒體‘走轉改’”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一個特殊的村子——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就在去年6月,習總書記曾來此考察精準扶貧工作。 當時,剛任職不久的花茂村第一書記周成軍有幸參與了接待工作,并做了現場講解。“在路上,總書記一直問我,‘這片地以前種什么?收入怎么樣?老百姓家里的廁所是不是已經改成水沖式的?’”回憶起七個月前接待總書記的場景,他仍然記憶猶新。 駐村干實事: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 作為全國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截止到2015年底,貴州省還剩下493萬人口沒有脫貧,這是貴州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一塊“硬骨頭”。1月12日,貴州省副省長劉元坤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貴州脫貧攻堅的這塊‘短板’補不起來,那全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就要受影響。” 扶貧年年有,年年不脫貧,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扶貧政策不接地氣,不能從根本上拔掉群眾的“窮根”。2013年以來,貴州省委統籌各類干部下基層載體,按照每村一組5人的標準,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至今已選派3批近13萬干部,覆蓋全省貧困村。 花茂村第一書記周成軍,正是這13萬駐村干部中的一員。 花茂村位于遵義縣楓香鎮東北部,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5531畝。花茂村以前叫 “荒茅田”,是一個“出行難、飲水難、看病就醫難、農田灌溉難、村民增收難”的典型貧困村莊。2015年3月,在遵義縣委宣傳部工作了七年多的周成軍,接到了前往楓香鎮掛職副鎮長的通知,同時成了駐花茂村第一書記。 “剛聽到這個消息,并沒有感覺意外,我以前曾在基層工作過,很愿意下基層做扶貧工作。”周成軍抱著滿腔熱情進村了。 初到花茂村,對于如何開展扶貧工作,周成軍毫無頭緒,于是開始挨家挨戶進行走訪。他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跟村民談心聊天,摸清他們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幫他們找到脫貧致富的法子。 由于工作方法對路子,周成軍的駐村工作很快就取得了實效。周成軍曾走訪過一戶人家,得知這家兒媳婦在外地一家農家樂打工。他當即提議,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家鄉開農家樂。很快,這個一想法得以實施,一家名為“花茂農家”開了起來。去年,他家毛收入已經達到了二十多萬元。 “駐村干部要靜下心來。”這是周成軍近一年駐村扶貧的心得,在他看來,駐村扶貧的關鍵,就是要多和老百姓打交道,幫助他們從觀念上、行動上進行改變。“老百姓想要的和我們不在一個層面,他們最想要的就是最實際的,是看得到的好處。” |
相關閱讀:
- [ 01-14]沿習總書記走過的路 感受花茂村脫貧之路(圖)
- [ 01-12]看習總書記在中央紀委歷次全會上講了什么
- [ 01-11]“習總書記重慶調研專家談”:綠色,長江經濟帶的底色
- [ 01-11]習總書記打響“十三五”起跑“發令槍”
- [ 01-11]“習總書記重慶調研專家談”:綠色,長江經濟帶的底色
- [ 01-08]習近平出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習總書記重慶調研”漫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