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連環爆不但折射出該國面臨的嚴峻反恐形勢,也給東南亞敲響反恐警鐘。 2009年雅加達兩家豪華酒店發生連環爆炸案后,印尼出重拳打擊與“基地”組織相關聯的“伊斯蘭團”。此后,印尼雖未發生嚴重恐襲事件,但平靜之下卻暗流涌動。從國內來講,“唯一真主游擊隊”等國內恐怖組織開始發展壯大,成為威脅印尼安全的新“禍胎”;放眼國際,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于2014年7月在印尼建立了分支,近年來更有多達700名印尼人前往敘利亞與IS并肩作戰。
有分析認為,此次印尼連環爆炸案背后,有IS的影子。據《澳大利亞人報》去年12月報道,IS有在印尼增加存在和增強活躍程度的野心。IS已宣稱要在中東以外的地區建立“哈里發國”,并把印尼列為選項之一。如果IS 得以在印尼建立據點,那么“千島之國”的地理環境將成為恐怖分子絕佳的藏身之所。而且,就在上個月,印尼剛剛挫敗一起自殺式襲擊陰謀,查獲一面與“IS”相關的旗幟。 但也有分析指出,事件可能系印尼國內恐怖勢力所為。因為從恐襲造成的結果看,三名警察殉職,而平民遇難人數相對有限。聯系到“伊斯蘭團”活動能力受損,近幾年主要以警察和反恐部隊等政府權力部門為襲擊目標,不排除國內恐怖分子想以此打出聲勢,向當局施壓。 反恐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與前幾年印尼恐襲針對“軟目標”和外國人士略有區別,此次的爆炸發生在多個地區,殃及多個目標,既有商業區、又有國際組織和使領館區,還有作為執法機構象征的警察崗亭。因此,李偉傾向于認為此次襲擊為本土恐怖分子實施,但其行為方式受到敘利亞、伊拉克等恐怖勢力的影響。 分析人士表示,在IS被“打散”之后,對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影響也在加大,并可能與這些國家原有的國內恐怖勢力形成“合流”之勢。這種境內外恐怖勢力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狀況,增加了反恐的復雜性。李偉認為,東南亞各國一方面要加強人員控制,防止其出境參加IS并回國發動恐襲,另一方面要對已知的國內極端勢力加強防范,同時深化國際合作,多管齊下,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地區穩定。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