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加大央企兼并重組 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2016-01-16 10:11: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提升央企發展質量和效益 談到2016年央企工作重點,張毅指出,要努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處置僵尸企業方面,張毅強調,處置“僵尸企業”是化解過剩產能、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繞不過的“坎”,是必須做的“手術”。國資委正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主體任務,到2020年前全面完成各項工作。 張毅指出,處置“僵尸企業”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會引起一些“震動”。領導干部要勇于擔當、敢于碰硬,按要求把工作做好,用今天的“小震”化解未來的“大震”。集團公司是處置“僵尸企業”的責任主體,要建立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工作機制,指定專門機構,組織精干力量,積極開展工作。要細致梳理、認真研究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處置“僵尸企業”工作方案,按照務實管用、可操作、可檢査的基本要求,一企一策具體安排。在推進過程中,既要積極又要穩妥,防止引發社會風險。國資委將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督導,并把“僵尸企業”處置工作納入監事會重點監督檢查范圍。 深化改革方面,張毅強調,要加快推進國資委自身改革,國資委已經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正在研究制定內部組織機構設置和職能調整的方案,這方面的工作要抓緊進行,對現有的工作機構,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大刀闊斧地調整。要加快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要為集團層面公司制改革創造切實可行的通道,給中央企業集團公司更大的股權調整自主權,促進各級企業逐步優化國有股權比例;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要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擴大試點范圍。此外,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十項試點”,相關企業要大膽探索,積極推進,及時總結和推廣試點經驗。 國企改革將迎六個轉變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此次央企負責人會議的報告內容體現了六個轉變。 一是國企改革與發展由“關鍵之年”進入了“陣痛之年”。這其中有三個特點,即速度調整期、結構陣痛期、動力轉換期,特別是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結構調整的主體任務,這是對2016年“新常態”的定調。 二是發展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央企2015年的效益降幅由年初的32%降低至年末的6.9%,國際化由單純的產品輸出,向動車、核電等產業能力輸出,這些都是質量提高的標志。 三是目標管理由全面推進到兩極分化轉變。2015年106家央企中有28家效益增幅達30%以上,提升了央企發展的信心。此外,虧損嚴重的集中在少數資源性企業與重工業,對于“發展創新一批,管理提升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勢態更加明顯。 四是結構調整由普遍調整向“四集中”“三重組”轉變。報告中提到“僵尸企業”的處理時強調,兼并重組是主要方式,突出三種模式,即橫向的產業重組,縱向的鏈條重組和龍頭的中心重組。三種模式的歸納是第一次出現在國資委文件中,其中鏈條重組亮出了“鐵塔模式”,意味著要加快推行。 五是國企改革由多項并進向立框架重點轉變。報告內容顯示,國資委的上層框架文件正在制定,并透露出“五定”的內容,即定性、定職、定界、定權、定編。此外,投資經營公司要有明顯的進展,可見2016年是主體框架搭建的關鍵一年。 六是國企改革由單純的體制改革向產權體制與產業結構“二重奏”改革轉變。國企改革與產業結構的改革同步進行,互相促進,國企改革要為供給側改革和整個“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提供動力。(記者劉麗靚) |
相關閱讀:
- [ 01-08]減持新規9日執行 央企火速表態上市公司力挺
- [ 01-07]央企負責人會議將召開 七措并舉國企改革路徑初顯
- [ 01-05]拉網式體檢為央企祛病強身 六問題嚴重 近九成中管央企利益輸送問題嚴重
- [ 01-05]央企大體檢六問題嚴重 能源領域占總人數達39%
- [ 01-05]近九成中管央企利益輸送問題嚴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