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貿易與工業部長弗朗索瓦·卡寧巴近日發布禁令,禁止盧旺達繼續進口二手服裝,借以保護盧旺達本地的紡織業。但對大多數盧旺達人來說,這一政令并不令人欣喜。 卡寧巴說,盧旺達正計劃建立一個服裝加工廠,隸屬于一個名為“基加利服裝中心”的公司,以減少盧旺達對二手服裝的進口,該工廠將于2017年完工,屆時將實施這項禁令。 對此,盧旺達從事二手服裝貿易的商人表示很擔憂和失望,不少人認為,如果這個禁令真的執行,將會導致他們的生意整個崩潰,因為在盧旺達服裝市場的大多數生意人都在從事二手服裝貿易,從美國、歐洲和亞洲進口二手服裝,賣給盧旺達當地人。 盧旺達商人姆恩耶瑪納的說,在過去的17年時間里,我一直從英國和迪拜進口二手衣服到盧旺達來賣,投資了很多錢在這個生意里,相對于新衣服來說,盧旺達人更喜歡二手衣服,如果這項禁令實施,對自己的生意將是巨大的打擊。 據盧旺達貿易與工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盧旺達進口服裝共花費約8000萬美元,其中二手服裝的進口花費1500萬美元。卡寧巴表示,為了降低巨大的成本,有必要號召各方共同努力來推動當地服裝業的發展,使其能夠滿足盧旺達的市場需求,同時也能降低當地青年的失業率,這既符合國家也符合東非共同體的發展政策。 但要改變盧旺達當地民眾多年的習慣并不容易。 住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市的市民瑪里說:“我更喜歡二手衣服因為它們能穿得更久并且便宜,新衣服容易破,而且往往是相同的樣式和顏色,如果你到公共場合,你會發現很多人穿著和你同樣的襯衣。是的,我不喜歡新衣服,我這么多年來都是穿的二手衣服?!?/p> 來自發達國家的二手服裝在盧旺達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城市鎮市場。 哈比瑪納是一位在首都基加利市郊區基米羅可市場售賣二手服裝的商人,在她看來,這個禁令如果實施,她的生意就根本無法再繼續下去,而這個生意是她全家包括5個孩子賴以生存以生存的收入。 她說,“我們全家一直都是靠著售賣二手服裝謀生,我們的政府應該在采取措施推動本國服裝工業發展的同時,也讓我們可以繼續進口二手服裝來售賣?!?/p> 毫無疑問,如果這項禁令正式實施,將有成千上萬與二手服裝貿易息息相關的盧旺達商人受到影響。(記者 楊孟曦)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