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換囚順利進行 奧巴馬稱美國外交“強大”
2016-01-19 07:15:0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王寧 王逸】經過長達14個月談判,美國和伊朗決定互換“在押人員”。伊朗釋放4名美國人,交換被關押在美的7名伊朗人,并另外釋放1名美國學生。在這次美伊“歷史性換囚”中,幾名在伊朗獲釋的美國人身份受到關注。 這次伊朗釋放并交換的4人都是美伊雙重國籍。其中,賈森·禮薩安是《華盛頓郵報》記者、阿米爾·希克馬提是美軍海軍陸戰隊隊員、賽義德·阿貝迪尼是一名牧師,努斯拉圖拉·霍斯拉維-羅德薩里的身份并未公開提及。另外,伊朗還在“換囚”安排之外,又釋放了美國學生馬修·特里維西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3名被伊朗釋放的美國人已經借道瑞士抵達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他們不久將和家人團聚。克里稱,另兩名美國人也已經確認獲釋。一名美國官員說,其中一名美國人羅德薩里決定繼續留在伊朗。 現年39歲的賈森·禮薩安是美國《華盛頓郵報》駐伊朗記者,他的父母分別是伊朗人和美國人。他的妻子是伊朗人,為阿聯酋一家報社工作。2014年7月22日,伊朗當局突襲了禮薩安位于德黑蘭的住宅,抓走了夫婦二人。3個月后,他的妻子獲釋,而禮薩安則以“間諜罪”等多項重罪遭到起訴,并接受了法庭審判。據家人透露,伊朗對他提起訴訟的證據有兩個:一是其妻子的赴美簽證申請,二是他在2008年寫給當選總統奧巴馬的一封信,表達樂于協助改善美、伊關系的意愿。 32歲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隊員阿米爾·希克馬提雖然出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但其父輩來自伊朗。2011年8月,退役多年的希克馬提到伊朗省親,最終未在家宴上出現。一個星期后,其家人收到消息:希克馬提已經被收押在監,并被禁止與家人見面。同年12月,他們在伊朗國家電視臺上看到了希克馬提的“認罪”畫面:面對鏡頭,希克馬提承認自己受雇于美國中央情報局,試圖滲透至伊朗充當“雙面間諜”,“策反”伊朗人充當情報機構內線。 換囚名單上第三人是現年35歲的基督教教職人員賽義德·阿貝迪尼。阿貝迪尼生于伊朗,后取得美國國籍。阿貝迪尼曾信奉伊斯蘭教,但是在2000年改信了基督教。阿貝迪尼多次往返美國與伊朗,2012年7月,他的護照被伊斯蘭革命衛隊沒收,并被勒令在家中軟禁。同年9月,他被轉往伊文監獄看押。2013年1月,阿貝迪尼因“私自組織宗教活動”“破壞國家安全”獲刑8年。 CNN稱,與決定回家的其他3人不同,羅德薩里選擇留在伊朗。事實上,羅德薩里的名字近幾日才首次出現在公眾視線,對他的生平和個人經歷,媒體幾乎一無所知。美國《赫芬頓郵報》稱,奧巴馬政府拒絕透露有關此人的背景信息,并引用了相關隱私法。一些美國媒體認為他是“被更名”的美國前特工。 作為對伊朗的回報,奧巴馬17日赦免了4名被關押在美國的伊朗籍公民,并對另外3名伊朗囚犯減刑。但白宮并未公布這些人的名單。這7名伊朗人中,3人因違反美國制裁規定被定罪,正在服刑,3人候審,1人已經達成認罪協議。目前暫不清楚這7人是否會離開美國回到伊朗。與此同時,美國通知國際刑警組織撤銷了對14名伊朗人的“紅色通緝”。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為今天我們又一次目睹了美國外交的可能性。”奧巴馬17日在白宮發表電視講話稱,伊朗釋放關押的美國公民并全面履行伊朗核問題協議證明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強大”。奧巴馬表示,“美國從未懼怕和主要敵人發展外交關系”,這些政策證明了“聰明、耐心和克制”的外交可以改善與宿敵的關系,即使美國政府剛宣布對伊朗彈道導彈項目的新制裁。據伊朗通訊社報道,伊朗18日稱美國對其彈道導彈項目的新一輪制裁“不合法”。 盡管美伊換囚讓奧巴馬歡呼勝利,但仍有不少人抨擊奧巴馬的方案有問題。路透社18日報道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克魯茲認為,換俘開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先例”。另一名參選人盧比奧稱,“我們的敵人可能紛紛效仿,因為他們知道,抓住美國人,可以換來想要的東西”。他還說,換囚凸顯了奧巴馬政府的羸弱。“換囚應該在三四年前就完成”,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說,“我很高興他們回來,但他們在伊朗待了那么久的事實十分丟人。” |
相關閱讀:
- [ 01-18]奧巴馬稱美國對伊朗的外交政策取得“勝利”
- [ 01-18]奧巴馬簽署行政令 美國對伊解除哪些制裁?
- [ 01-16]奧巴馬回應第一夫人會否參選總統:這輩子不會
- [ 01-15]美總統奧巴馬到餐廳用餐 與民眾熱聊大秀親民
- [ 01-15]奧巴馬稱第一夫人米歇爾鐵定不會參選總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