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對伊新制裁 為何再次敲打伊朗?
2016-01-19 07:42:04?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美國政府17日宣布制裁與伊朗導彈計劃相關的企業和個人。而就在兩天前,伊朗剛剛迎來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執行日”,美國和歐盟宣布解除對伊朗的部分經濟制裁。 中國國際關系專家解讀說,這“一松一緊”之間,體現美國對伊朗制裁政策的一種“再平衡”。而鑒于新制裁的宣布時機,伊朗方面對此不會有太大反應。 【輕敲打】 美國財政部17日發布聲明,將“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劃”的11家企業和一些個人加入制裁黑名單。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天警告說,將繼續對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保持警惕。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儲殷認為,新制裁是美國制約伊朗的一種平衡手段。“新制裁針對導彈,是具體的、特定領域的制裁。此前解除的制裁則不同,它是全面的、框架性的、針對核方面的制裁。這說明,美國有意在大的方面與伊朗建立互信,小的方面再敲敲打打。” 不過,即便是小敲打,也足以說明“美國對伊朗發展高精尖武器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小抵觸】 事實上,美國早在去年底就已經開始考慮對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實施制裁。之所以一直推遲至美伊“換囚”成功后才宣布新制裁,儲殷認為,原因是美國不想因為追加制裁而影響談判氛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伊朗問題專家陸瑾則認為,新制裁的宣布緊跟“松綁日”,實際上降低了伊朗民眾對新制裁的敏感性。 “伊朗凍結資產的回歸給伊朗民眾帶來極大喜悅,會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新制裁的抵觸情緒,”陸瑾說。 兩位專家都認同,伊朗對于新制裁的反應不會太大。“伊朗在中東有大國訴求,會十分珍惜目前大部分經濟制裁得以解除的局面,”儲殷說。 【寬或嚴?】 對于美國今后對伊朗的態度到底是更嚴還是更寬松,仍有待觀察。 儲殷認為,美國對伊政策未來總體將趨于寬松,因為“美國在中東現在是往后撤的姿態。”他說,不排除兩國未來會有小摩擦,但“美伊關系不會因此惡化”。 而陸瑾認為,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勢必影響對伊朗制裁政策。“不論是民主黨候選人,還是共和黨人上臺,對伊朗政策都會比奧巴馬政府更嚴厲。” 共和黨曾放話說,如果該黨候選人贏得總統選舉,會在執政第一天徹底逆轉奧巴馬對伊朗的“縱容政策”。 “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上臺,應該會相對寬松,至少保證伊核協議的執行,”陸瑾說。(陳丹 張代蕾)(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1-17]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正式執行
- [ 01-17]魯哈尼就伊核問題講話:伊朗與世界關系開啟新篇章
- [ 01-17]歐盟和伊朗宣布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開始執行
- [ 10-18]中方: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來之不易,各方應倍加珍惜
- [ 10-18]“生效日”——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迎來關鍵節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