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年首訪前瞻:塑造中國中東事務新角色
2016-01-19 10:33:26?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塑造中國中東事務新角色——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前瞻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塑造中國中東事務新角色——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前瞻 新華社記者郝亞琳、白潔、伍岳 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首訪中東。這是今年中國外交的第一場重大行動,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多年后到訪沙特、埃及和伊朗,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中東地區自古就是戰略要沖,三國也是該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分析人士認為,此訪對中國整體外交布局意義重大,將有力提升中國同往訪國的雙邊關系和務實合作,塑造中國在中東事務中的新角色。 中東新角色初見雛形 “習近平主席上任三年多來足跡遍布除中東以外的所有地區。這次訪問可以說是實現了中國整體外交布局的最后一環。”中東問題專家、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說。 據外交部副部長張明介紹,習近平主席對沙特的訪問將對未來5至10年中沙關系和各領域合作進行整體規劃,兩國將發表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對埃及的訪問恰逢中埃建交60周年,將全面規劃中埃關系未來發展,是一次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訪問;對伊朗的訪問對中伊關系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將開創中伊關系全面、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局面。 與此同時,今年是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開啟外交關系60周年。習近平主席將在訪問期間同海灣合作委員會、伊斯蘭合作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區域性組織的領導人晤,并在訪問阿盟總部時面向中東、阿拉伯國家發表重要講話。 “三個往訪國都是中東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訪問三國對發展中國-中東關系有‘提綱挈領’之意。隨著這次訪問,中國在中東事務中的新角色也將初見雛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白聯磊說。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中東不謀求私利,在地區事務上發揮了獨特建設性作用。當前中東局勢進入了更為關鍵的時期,也更需要中國的參與,中國未來在中東進程中可以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一帶一路”引領務實合作 五天三國,此訪延續了“習式外交”一貫的務實緊湊風格。據張明介紹,訪問中,中國將同三國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及航天等高新領域合作。 “三個國家盡管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但對中國抱有共同期待,希望通過合作帶動本國經濟發展。三國也是中方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積極支持者,雙方經濟合作潛力巨大。”李紹先說。 他說,當前油價低迷,沙特迫切需要推動能源經濟外的多元化發展;埃及此前經歷了中東亂局,經濟亟待恢復重建,其國內新蘇伊士運河項目也將與“一帶一路”進行對接;歐美剛剛解除對伊朗的長期制裁,伊朗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發展潛力巨大。 “習主席訪問中東,或可通過元首推介,使建設‘一帶一路’成為中國和中東伙伴共同的戰略機遇。”白聯磊說。 文明對話推動相知相交 據張明介紹,訪問中,雙方將就加強教育、科技、文化等人文領域合作達成新的共識,就開展文明對話進一步交換意見。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一向秉持的文明交流互鑒的理念、對文明多樣性的尊重,是中國與中東國家友好關系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也為雙方搭建了相知相交的橋梁。 “中國成熟的民族和宗教政策,處理民族和宗教問題的成功經驗,使中國能夠設身處地為宗教、民族復雜多元的中東國家著想,因而獲得了廣大中東國家的信賴。”白聯磊說。 中國政府在13日發布的首份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文明對話,推進不同宗教間的交流,還將加強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智庫、旅游等領域合作,增進民間交往和青年、婦女交流。 “中東地區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之一,中國同該地區很多國家都有歷史悠久的燦爛文明,在人文交流領域有很大潛力可挖。雙方加強文明對話,增進人文交流,有利于增進雙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為世界文明多樣性作出重要貢獻。”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院長薛慶國說。 |
相關閱讀:
- [ 01-19]外媒:習近平出訪意義重大 有助塑造中國在中東新角色
- [ 01-19]習近平2016年首訪伊朗:新年訪老友不止是“點贊”
- [ 01-19]習近平離京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 [ 01-19]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改關鍵年工作述評
- [ 01-19]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01-19]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改關鍵年工作述評|漫話"四個全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