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然 幾乎在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解除對伊朗經濟制裁的同時,美方又對伊朗推出一系列新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17日發布聲明,將“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劃”的11家企業和包括伊朗公民在內的數名個人加入制裁黑名單。 美國在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執行日”第二天宣布對伊朗的新制裁,反映出其對后制裁時代的對伊政策醞釀已久,不會因伊核問題的解決而放棄對伊朗的遏制。美國希望借新制裁向國際社會表明,它依舊視伊朗為安全威脅,即便伊朗重回全球經濟體系,美國還會繼續對其采取擎制手段。 1月13日,伊朗媒體公布“水兵事件”中美軍士兵抱頭下跪的圖片。 事實上,上周發生的“水兵事件”就給伊核問題解決后的美伊關系潑了盆冷水,而伊方高調公布美軍被扣押士兵抱頭下跪的圖片,更被一些媒體視作兩國關系“不好的兆頭”。 在美國推出這一新制裁措施前一天,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就放出了口風。他16日表示,由于伊朗在一些領域的行為仍然“不可接受”,如迄今沒有停止“支持極端組織、侵犯人權”等行為,美國將繼續在相關領域對伊朗進行制裁。 在美方看來,伊朗“某些領域”的“不可接受”行為主要是其彈道導彈發展計劃,美方認為此舉是中東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2015年10月,伊朗媒體首次展示該國地下彈道導彈基地。 宣布制裁之前,美方曾多次指控伊朗試射彈道導彈違反了聯合國禁令。去年年底,奧巴馬政府曾向國會提交了與伊導彈計劃相關的制裁名單,但一直沒有對外宣布。 從美方的立場看,奧巴馬16日簽署的解除伊朗經濟制裁命令表明,美方只是在金融、貿易、石油出口等次要方面對伊朗進行“松綁”,而對“支持恐怖主義”和“違反人權”等核心意識形態問題沒有實質性妥協,這顯示出美國遏制伊朗的根本立場絲毫沒有動搖。 從制裁的內容和目的看,以“彈道導彈試射”為由的新制裁措施,與此次解除的有關“核問題”的國際制裁是兩回事,前者屬于伊核會談中的空白。作為美國對解禁后的伊朗留的后手,新的制裁是未來美國在中東地區發揮影響力的重要工具。它將避免伊朗解禁后實力增強,威脅美國的地區盟友,從而損害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 從美國國內角度看,共和黨對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始終不看好,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保羅·瑞安16日警告,伊方將很有可能利用解禁的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來支持恐怖主義,國會議員將動用一切手段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 此外,奧巴馬在“執行日”之際向伊朗賠付17億美元“舊債”、與伊朗互換囚犯等示好舉動也招致包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內人士的冷嘲熱諷。因此,美國在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執行日”第二天宣布對伊朗的制裁,也可視作奧巴馬出于對民主黨選票和本人外交遺產等方面考慮,對國內反對者的一種安慰。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