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中東彰顯中國“一帶一路”誠意
2016-01-19 21:54:05?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林雯晶 孫靖 |
分享到:
|
???1月19日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2016年,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出訪就選擇這三國,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這一地區的高度重視。與中東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大意義,充分展示出中國對此區域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與中東實現共同發展的誠意。 近年來,動蕩的局勢嚴重破壞了這一地區的穩定。加上國際油價長期低位運行,使得眾多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民生受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成為該地區國家新的希望。 首先,當西方國家的資本為了躲避戰亂、應對金融危機而紛紛撤離時,中國迎難而上,與此區域國家的貿易額實現了逆勢增長。作為此地區石油最大的消費國,中國與此地區國家在經貿各領域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由于大多數中東國家處于工業化進程的中前期,而中國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這就為實現產能合作提供了可能。 事實上,中國在資金、技術、市場、勞動力等方面一直在為中東國家的工業化提供幫助。據統計,最近五年,中國從該地區的貨物進口額年增長均保持在10%以上,與阿拉伯國家貿易平均年增長達25%,并在2014年成為阿拉伯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除了能源之外,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還在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機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尋求建立更強有力的商貿關系,例如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合作進行新材料研發、將新能源產品出口到阿聯酋、為埃及通訊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等。 其次,除了真金白銀的經貿合作,中國還積極參與構建了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海合會戰略對話等對話機制,并積極邀請中東地區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際組織,目的就在于為雙方的深度合作提供戰略支撐,通過構建互聯互通的伙伴關系,形成多領域協同推進的多元經濟走廊。 在2014年6月5日召開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提出中阿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構建“1 2 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飛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一方面,能夠保障中東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另一方面,中國幫助中東實現產業升級,避免對石油的過度依賴。這是中國和中東兩利的。 總體來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東國家“向東看”的發展思路吻合,切實反映了中國同中東國家的雙方需求,必將對中東地區的經濟體系建設、社會秩序重構起到關鍵性作用。無論是在穩定中東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方面,還是在加快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本地區在國際格局中的作用方面,“一帶一路”戰略都將為中東國家助力,起到帶動、聯動作用,為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無限可能。“一帶一路”戰略的出現對于深陷泥潭的中東國家可謂及時雨。對中國來說,中東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既是交通樞紐,又是能源富集區,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意義不言自明。 中國和中東地區之間不僅有歷史上的淵源、情感上的互通,更有經濟利益、發展訴求的一致。從過去的“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不僅是文化上的傳承,更是一條兩千年來把中國同中東緊密連在一起的紐帶。如果能將“一帶一路”轉化為中東地區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這將從根本上促進中東的和平,體現中國的誠意。(陳曉晨、展騰,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
相關閱讀:
- [ 01-19]習近平抵達利雅得 沙特四架戰機護航
- [ 01-19]習近平在埃及媒體發表題為《讓中阿友誼如尼羅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 [ 01-19]習近平抵達利雅得開始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 [ 01-19]外媒關注習近平首訪中東:為當地和平貢獻中國方案
- [ 01-19]習近平中東行首站訪沙特 打造中沙戰略合作升級版
- [ 01-19]阿拉伯主流媒體:習近平此訪必將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 [ 01-19]外媒高度關注習近平中東行 埃及總統稱訪問非常重要
- [ 01-19]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 靠"鐵"實現中國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