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9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9日至23日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外交新年開篇之作,也是西亞北非動蕩后我最高領導人首次到訪。此訪透射出哪些重大意義?中國智慧和方案將怎樣在中東發揮影響、產生效力?新華國際網羅中外專家學者專業見解和獨到視角,請“大家”來談一談。
【完善布局 踐行全方位外交】
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足跡遍布五洲,全方位布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此次中東之行將為完善全覆蓋外交格局添上關鍵一環。
2015年7月8日,習近平抵達俄羅斯烏法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
——這是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延續,是十八大之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第一次訪問中東地區國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
——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而言,中東也可被視為地處中國的“大周邊”,對于中國整體外交布局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外交長袖善舞,在中東事務中所展現出的負責任、重行動、建設性的大國作用和形象,將引世界矚目。
2011年8月5日,阿拉伯婦女站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眺望金頂。(新華社記者尹棟遜攝)
北京大學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
——習主席此時訪問中東,既顯示了中國領導人在外交上審時度勢的審慎,也展現了中國外交奮發有為的自信。
【展現姿態 擢升雙邊關系】
中東是中國的大周邊,也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熱點地區。正因為中東的重要性,習主席此訪意義重大。
圖表:中國政府2016年1月13日發布首份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
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駐華大使加尼姆·希卜里:
——雖然阿拉伯國家面臨嚴峻形勢,地區發展肩負挑戰,但中阿之間長期積累的交往和合作成果是經得起考驗的。
中國駐沙特大使李成文:
——近年來,中沙關系發展呈現“三熱”:高層交往熱、經貿合作熱、人文交流熱。頻繁高層互訪體現出兩國領導人對增進中沙關系的高度重視和強烈意愿。
埃及駐華大使馬吉德·阿米爾:
——習主席即將對埃及進行的訪問將為兩國關系注入前所未有的強勁動力。這是12年來中國國家主席對埃及的首次訪問。在此之前,埃及總統塞西曾兩度訪華。兩國間高層互訪證明中埃友誼歷久彌堅,雙邊關系仍在不斷前行。
2014年12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埃及總統塞西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塞西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院長程彤教授:
——中國最高領導人訪問伊朗是十幾年來第一次。伊朗方面十分期待,希望借此訪將雙邊關系提升一個層次。實際上,國家一把手對伊朗訪問本身已經是雙邊關系增進的表現。
北京大學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
——提升友誼、深化合作,需要頂層設計和高層推動,習主席此訪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