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危機預期中點燃三重希望
2016-01-20 15:24:3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重望三:亞投行是“試驗田”。這輪曠日持久的金融危機不僅使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也使人們對西方大國長期主導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失靈”、“無措”失去信心。這些老牌的金融機構固有的準則和運營模式已經不能有效滿足需求,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對于改革國際金融秩序都有強烈的愿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倡議并主導的亞投行無疑是一縷清風,首任行長金立群提出的lean, clean, green的目標更是讓人充滿了期待。這也是不少西方國家、傳統盟友不顧美國施加的壓力,紛紛加入亞投行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亞投行在資金籌集、資本運作、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表現出積極進取的創新姿態。有專家分析,歐洲和美國的銀行系統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收益率和收回貸款上,而中國的銀行系統更注重未來的經濟發展——亞投行對收回貸款的態度也許是它的一大特點,正如俄羅斯經濟學家安德烈科普杰洛夫所說:“注重發展的銀行并不總是將收回貸款作為第一要務。”一些國際金融機構的領導人也對亞投行可能嘗試的新方案、積累的新經驗表現出樂觀的預期。 應該說,亞投行籌建的過程是非常專業、效率極高的,從倡議到成立短短的27個月時間里,亞投行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信賴。然而,有期待就會有壓力。亞投行的宗旨是通過在基礎設施及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財富并改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其他多邊和雙邊開發機構緊密合作,推進區域合作和伙伴關系,應對發展挑戰。在危機預期高企的2016年,亞投行將啟動它的第一個項目,預計貸款額可能達到15億到20億美元,此后的五六年內每年可能放貸100到150億美元……“萬事開頭難”,對于剛剛啟航、把穩健確定為基本原則的亞投行來講,行穩致遠要比歡呼雀躍更靠譜一些。 |
相關閱讀:
- [ 01-19]人民網評:亞投行成立的三重意義
- [ 01-19]亞投行正式開業 俄媒:俄羅斯想要遠東項目建設資金
- [ 01-18]亞投行對國際金融體系“補漏”而非“拆臺”
- [ 01-18]俄副總理與香港簽稅務協定 盧森堡財長高度評價亞投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