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開業:習近平多邊外交思想的實踐里程碑
2016-01-20 16:47:18??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永成 2016年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57個創始成員國的代表蒞臨與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他在致辭中高興地稱儀式為“見證歷史的時刻”。到目前為止,這個提法是習近平首次用來評價中國多邊外交實踐中的重大事件。對于中國來說,這個歷史時刻意味著中國作為頭號新興大國,不斷在國際發展事務中主動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回應國際社會期待,展示了中國在新形勢下推進多邊外交的建設性努力,是習近平合作共贏多邊外交思想從理論到實踐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也是“有所作為”外交哲學在多邊舞臺的新發展。 合作共贏是習近平多邊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合作共贏是習近平主席在重要的多邊外交場合闡述的關鍵概念,從聯合國發展峰會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從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到亞投行開業儀式,無一例外。正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于洪君先生所言,合作共贏是習近平外交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 在國際政治語境里,共贏意味著擺脫了零和博弈式的非良性競爭,實現各方利益都得到合理照顧的最優化外交局面。國際關系研究中的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認為,合作包括兩個基本要素:政策協調(Coordination)與政策一致(Conformity),即在政策原本具有沖突性的情況下,通過溝通、調整,使各方的政策方向趨于一致,用習主席的話說,便是“聚同化異”。若只有“協調”而無“一致”,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國際合作如何實現?在存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國際制度是決定性的因素,國際制度的數量與質量會制約國家之間的合作程度。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亞投行作為新生的開放性區域國際制度,無疑是推進各國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深入合作、推動發展的重要共贏平臺。亞投行從倡議到成立和開業只有短短兩年多時間,本身也是各創始成員國通力合作的成果,如習主席所言,“得益于各成員國精誠合作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各成員國在協定談判、政策制定、高管遴選等各方面工作進程中“開放包容的合作姿態、共謀發展的務實行動、規范高效的專業精神”,“使亞投行在治理結構、業務政策、保障和采購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都體現出國際性、規范性、高標準”。 |
相關閱讀:
- [ 01-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主題圖書展銷周在開羅開幕
- [ 01-20]習近平:中國永遠是伊斯蘭國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 [ 01-20]習近平同沙特阿拉伯國王舉行會談 在埃及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 [ 01-20]習近平同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