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習近平阿盟首次演講三大亮點
2016-01-23 08:4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馬海燕)“未之見而親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來矣。”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訪問阿拉伯國家的習近平,用中國兩千多年前哲人管子的一句古語,表達一個古老文明對另一個古老文明的問候。 對于習近平21日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的演講,此間專家認為,這篇既處處可見中阿智慧又有務實合作舉措的演講有三大亮點,一是提出了中東和平問題的中國主張,入情入理;二是提出了四點建議共建“一帶一路”,真金白銀投入,互利共贏可期;三是提出了“百千萬”工程促民心交融,讓人才和思想在“一帶一路”上流動起來。 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對話和發展破解“中東之問” 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習近平給出的答案是: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中東問題復雜由來已久,有歷史和現實原因,又有各種勢力介入,只有對話和發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而道路選擇要符合國情,這也是中國發展的切身經驗和體會。 李紹先表示,中東問題最突出的是巴以和平進程和敘利亞危機和平解決進程。這兩點習近平主席都有提及,除呼吁停火和政治對話外,還向巴方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向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利比亞、也門人民提供2.3億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援助。 在此基礎上,中國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就易得到最廣泛的支持。習近平提出“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也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四點建議的頭一條。 “習近平主席還明確提出中國在中東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范圍、不謀求填補‘真空’,這些最能受到飽受動蕩的中東國家共鳴。”李紹先說。 為實現中東和平進程,中國也提出了實在舉措:建立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組織100名宗教界知名人士互訪,加強中阿網絡安全合作,提供3億美元援助用于執法合作、警察培訓等項目,幫助地區國家加強維護穩定能力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