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爹爹拿著孩子的賬本半拉房子,一貧如洗 補助金沖抵伙食費竟成“糊涂賬” 金山中學校長承認“想打擦邊球”大悟縣表示將徹查 本月15日,革命老區大悟縣金山中學上演這樣一幕:183名貧困生領補助,校方安排舉錢拍照,拍完留錢走人。 17日,楚天金報對此事展開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除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外,中國之聲、新華社、北京青年報、山東衛視等媒體也主動聯系本報,跟進采訪報道。“一補”資金對貧困家庭意味著什么?金山中學近些年如何發放該項補助?是否存在違規?近日,本報記者再度深入當地進行采訪。 家長來領補助 被告知“國家取消了” 18日,大悟縣宣化店鎮金山中學內,183名寄宿貧困生的家長或監護人到場,領回了2015年度的補助金,一名家長手握千元現金喜極而泣(詳見本報19日報道)。 19日晚,記者找到孩子的家。他家的房子遠看是一棟兩層磚瓦結構的房子,但近看就會發現,二樓是個半拉子工程,一樓也只簡單擺了些老舊家具,可謂家徒四壁。“這房子起了好多年了,二樓沒建好,就是因為沒錢買磚瓦。”孩子的爺爺張爹爹稱,他今年已經60多歲。孩子的爸爸此前一直在外打工,沒掙著啥錢,前年得胃癌,欠下幾十萬元債務后去世了;孩子的媽媽是福建人,為還債和給孩子生活費,回福建打工去了,一般過年才回來看看。現在孩子主要由爺爺奶奶照看,嬸嬸有時來幫忙。 孩子的嬸嬸劉女士說,看著孩子可憐,這些年來,她和丈夫(孩子的叔叔)多次找過學校,希望能申請到相關補助。但學校總是推托,一名老師還說“國家取消貧困生補助了”。這次接到通知去領錢,此前找過多次的劉姓班主任說,這次是好不容易爭取下來的。 補貼沒發到位 校長承認“打擦邊球” 19日上午,已被停職調查的校長方思金受訪時稱,拍完照后沒有發補助金,是接受部分班主任建議,暫扣下來,沖抵來年的伙食費。“的確不該這樣發,我是想打個擦邊球。” 大悟縣教育局副局長武安自表示,“如果把錢發給學生,怕學生沒將錢交給家長;而把錢發給家長,部分家長卻將補助金挪作他用。” 一份當地教育部門牽頭形成的調查報告認定,金山中學“一補”資金發放存在四大問題。一是發放程序不規范,學校沒有通過有效途徑公布“一補”有關信息;二是沒有成立評審小組對受助學生進行評審;三是學校沒有對擬受助學生進行名單公示;四是學校擅自改變資助款項發放形式,以餐票的形式發放,也沒有按學期發放,而是按年度一次性發放。 該發的沒有發 不該收的可能也收了 以前發放的補助金哪去了?涉事校長方思金解釋稱“都按標準發放了,只不過沖抵了伙食費”。但有家長表示,每個學期他們都要另外給孩子交伙食費,1000余元沖抵飯票之說值得懷疑。 記者采訪時,張爹爹找出一個賬本,賬本顯示,去年9月份以來,孩子向他要了4120元錢,交給了學校。賬本中,有1215元的名目是“米菜”(即伙食費)。據學生家長稱,一學期四個多月,120多天,按10元/天計算,伙食費也就1200多元。 記者注意到,賬本中除了伙食費,還有500元報名費,960元補課費,115元的月考費等等。 除了伙食費,還要另交兩千多元雜費?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全免了學雜費,這些交給學校的錢用在哪?大悟縣教育局副局長武安自表示將徹查此事,當地紀委也會對是否存在亂收費問題進行調查。楚天金報訊 文圖/特派記者夏中華 實習生楊瀾 新華時評 貧困生補助金應“剛性發放” 近日湖北金山中學出現貧困生領補助,校方安排舉錢拍照卻不發錢的一幕。家長質疑多年來從未領過錢,校方則回應錢沖抵了學生伙食費。真相有待查明,但學校應規范補助金發放,確保每一位貧困生按時、如數領取。 國家近年努力支持貧困學子,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圓求學夢,寄宿貧困生補助便是其中一項好政策。湖北省教育廳對此明確規定,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以現金或銀行存折(卡)形式分學期一次性足額發放給受助學生本人或其監護人。因此,這筆資金就應當按時、如數發給相關人員,由他們自由支配使用。 眼下,金山中學校長已被停職調查,補助金也已發放到位。但以往多年的補助金到底去了哪兒?是真的因部分學生欠繳伙食費,所以打了政策“擦邊球”,將補助金進行沖抵了嗎?這還應查一查,給學生和公眾一個交代。 即使真將補助金沖抵了伙食費,但這種無視明文規定,“任性”替學生決定資金使用去向的做法,明顯侵犯了學生知情權與自主權。何況,欠繳伙食費的只是部分學生,豈能以此為由剝奪其他學生的權利? 補助金發放,不能一發了事,有關部門應徹查資金流向,不要曝光一次才查一次。學校作為各類學生補助金發放的最后一公里,校方領導要有起碼的職業素養與法律紅線意識,嚴格自律,遵守資金發放規定,杜絕補助金挪用行為。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