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金晨)近日,一篇題為《江蘇女教師監考去世,中學生平靜做題——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何以早就》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該文章稱,江蘇泰興濟川中學一女教師在監考時猝死,正在考試的同學竟然能在目睹吳老師最后掙扎呻吟中平靜地做完題。文章隨即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教育體制的抨擊和質疑。后經校方證實,孩子們發現之后,立即喊來老師,大家一邊緊急施救,一邊打120并盡快送往醫院,并非冷血無知。自媒體時代,信息快速傳播,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在面對一些情緒化表達時,我們能否慎用“拇指話語權”,等更多真相呈現時再做傳播?
中學女教師監考中猝死 網絡熱議學生冷血
在朋友圈熱傳的這篇文章中提到,“2016年1月14日,是江蘇泰州統考的日子,而在泰興濟川中學,一名三十六歲的吳姓女教師在監考中死去,等到交卷結束,才被人發現。據報道,吳老師被稱作學校最美音樂老師。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已經讀初中的同學,竟然能在目睹吳老師最后掙扎呻吟中平靜地做完題,是考試太投入了,太認真了,還是他們太過無知,對眼前發生的一切,看不出其中危險。”
文章中還附了一位得知此事的考生家長的朋友圈截圖,“昨天中午放學回來,女兒談到監考老師死了!那表情,那語氣,沒有一點點的憐惜!女兒會為了家里一只狗狗死了痛哭,會為了看到蒸螃蟹,覺得螃蟹可憐而拒絕再食螃蟹!!今天面對自己的老師離去竟然這樣麻木!痛心!!……今天的教育體制真的該醒悟了!!!拼命的看中分數,教出了一班生活中的小傻瓜!!!!!”
各媒體還原事實真相 學生邊急救邊打120
據新華社記者核實,基本事實并非如此。雖然女教師最終因搶救無效去世,但孩子們當時的表現并不能用“冷血無知”來形容。
“當時,吳老師坐在教室最后面監考,所有的學生背對著她。吳老師在監考過程中心臟驟停,當時并沒有明顯動靜。學生們發現情況不對后,立即喊來了隔壁班老師,大家一邊緊急施救,一邊打120并盡快送往醫院。”泰興濟川中學校長楊軍證實,1月14日期終考試時音樂教師吳萍在初二(20)班參加監考,考試時間是從上午9時20分至11時20分,在此期間,學校還安排了巡考,9時45分及10時45分巡考老師并沒有發現任何教師出現異樣,10時53分,還有教師從該班級路過,當時吳萍老師還站在教室里監考,一切都很正常。11時20分考試結束,鈴聲響起,但初二(20)班的教室里沒有教師收考卷。楊軍說,當時吳萍老師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學生背對該教師,學生發現監考老師沒有站起來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師。隨后,學校安排車輛將吳老師送往泰興人民醫院搶救,醫院表示,該教師心臟驟停。
據人民日報記者報道,泰興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陳震說,吳老師到醫院時已無心跳、呼吸,心電圖已無法提供明確的證據,接診醫生認為病因為心肌梗死,但也不能排除其它原因。陳震認為,院外猝死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突發疾病,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各種原因,即便是在醫院搶救成功率也極低。
慎用“拇指話語權” “讓子彈再飛一會”
此事在網上引起一片對教育體制的抨擊和質疑聲,有網友甚至評論學生是“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誠然,當今的教育體制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抨擊也要先搞清楚事實。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尤其不能在未經核實和調查之前就對他們妄下“冷血無知”的斷語,正如濟川中學校長楊軍所言,“學生只是沒有向這方面想,怎么可能是冷漠!如果是站著倒下來,學生絕對不可能不聞不問的,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真的冷血,固然悲哀,但孩子的教育是家長、學校、三方共同承擔的,讓真正的素質教育、思想教育推行開來,而不僅僅是“一切為了分數”,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朱明剛表示,“微博、微信等營造的自媒體時代,讓每位‘觸網’用戶都有傳播信息和快速表達情感的渠道,信息的傳播也呈現出快速裂變的態勢,某個突發事件從發生到全網傳播可能只需要極短時間。在這種快速的全網傳播中,信息的真實性則顯得尤為重要,普通網民多以情感為導向進行信息傳播,較少部分人接受過專業的新聞培訓,當看到類似‘教師猝死,學生冷血’的信息時,會導入自身對社會現狀的負面認知,比如人與人普遍冷漠、缺乏信任感等,從而形成一種快速傳播的沖動,并未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全面考究,而這種不準確的信息一旦經人傳播,借助現有的傳播平臺,加之這種信息容易引發更多網民對社會現狀不滿情緒共鳴,引發更大規模的輿論反響在意料之中,卻不免有些讓人寒心。掌握的權利越多,承擔的責任理應更重。當眾生聲討網絡輿論環境不斷惡化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在面對一些情緒化表達時,自己是否能慎用‘拇指話語權’,在點擊‘發送’按鈕的那一刻,是否能提醒自己應該再深刻思考后再下斷論?或許,更多時候,我們應該允許‘讓子彈再飛一會’,等更多信息披露后,再下結論,再做傳播。”
你“中謠”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