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去年11月以來救助各類乞討人員近50萬人次
2016-01-25 21: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1月25日電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陳日發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2015年11月以來,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已救助各類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近50萬人次,在提供臨時食宿的基礎上,還協助其順利返鄉,保障了流浪乞討人員基本權益。 陳日發指出,從實際情況看,絕大多數臨時遇困人員都愿意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目前不愿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的,主要是兩類人員:一是以乞討方式謀生的職業乞討人員;二是少數以流浪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員。 對于職業乞討人員,因其有相對固定的棲身之所和收入來源,不乞討將影響其經濟收入,所以不愿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 按現行法律規定,救助工作實行“自愿受助”的原則,在當事人明確拒絕接受救助的情況下,救助管理機構不能對其進行強制性救助,只能進行勸導,為其提供必要飲食、御寒物品和詳細求助方式,做好后續跟蹤服務工作。今年入冬以來,各地已勸導救助街頭露宿人員近9萬人次。 針對不愿意接受救助的問題,民政部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在全國部署了“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自2015年11月以來,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已救助各類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近50萬人次,在提供臨時食宿的基礎上,還協助其順利返鄉,保障了流浪乞討人員基本權益。 二是會同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專用車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流浪乞討人員專用車票管理問題做出了規范。 三是民政部于近日下發了《關于做好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有效救助服務。 四是派出四個督導小組,對8個省份困難群眾過冬生活安排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其中就包含了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督查。 陳日發表示,在近期大范圍寒潮天氣中,為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寒潮中克服困難、加班加點開展街頭巡查工作,及時幫助、勸導在街頭流浪乞討的人員來站接受救助。一是擴大巡查頻率和覆蓋范圍,將在建工地、城鄉結合部等可能露宿區域納入巡查范圍,盡可能發現街面生活無著人員。二是增設臨時救助點或臨時庇寒場所,簡化救助手續,方便生活無著遇困群眾就近求助。三是開展部門聯動救助,會同公安、城管等部門組建聯合救助巡邏隊伍,確保街面流浪人員不因凍餓、疾病等原因發生意外。有的地方還成立由社工組成的專業勸導隊伍,運用社工專業知識與救助對象溝通,勸導其接受救助。對確實不愿來站的,救助管理工作人員也會提供必要的方便面、御寒棉被等物品,最大可能保障其生活。 為進一步提高救助工作成效,民政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創新救助方式,推動各地依托城鄉社區設立開放式救助服務點,實施“開放式”救助,為生活無著遇困人員主動求助提供便利。二是發動社會力量,推動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志愿服務等方式,動員志愿服務組織、慈善組織等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勸導、引導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主動求助或提供應急救助。三是規范站內服務,通過完善站內服務設施和服務流程,為來站求助人員提供人性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救助服務。 |
相關閱讀:
- [ 01-25]民政部回應乞討人員不愿去救助站:將擴大巡查范圍
- [ 01-22]強寒潮來襲 浙江民政部門轉移受災群眾1.3萬人
- [ 01-02]民政部:基金會應對專項基金活動實施全過程監管
- [ 01-01]民政部婚姻登記規范:閃婚閃離與傳統美德背道而馳
- [ 12-31]民政部:有個別專項基金為個人或企業牟取私利
- [ 12-31]民政部:有個別專項基金為個人或企業牟取私利
- [ 12-31]民政部:加強民政機構管理 嚴防兩節期間事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