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啟動全面吸引外資戰略 主要吸引中日印資本
2016-01-26 08:31:56?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2016年1月16日,美國和歐盟宣布,根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解除對伊朗相關經濟制裁。多年來緊張的美伊關系出現緩和跡象對兩國的經貿關系有何影響?而隨著伊朗總統魯哈尼口中伊朗經濟“轉折點”的到來,伊朗這一油氣大國重返國際市場又會給本來就很低迷的石油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美解除對伊制裁后第二天 又實施新制裁 1月1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宣布,國際原子能機構當天發布報告,證實伊朗完成了開始執行伊核全面協議的必要準備步驟。 所謂伊核全面協議由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在2015年7月14日達成。當年10月18日,伊朗政府著手拆除大部分鈾濃縮離心機,削減濃縮鈾儲量,并改造阿拉克重水反應堆。隨著此番國際原子能機構“驗收”完成,伊核全面協議1月16日開始正式執行,國際社會相繼解除針對伊朗的相關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和伊朗外長扎里夫1月16日晚在維也納宣布,隨著伊核全面協議當天進入“執行日”,與伊朗核問題有關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得到解除。美國白宮16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簽署行政命令,根據伊核全面協議規定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就在制裁被解除的當天,伊朗釋放4名伊朗裔美國人,包括2014年7月因間諜罪指控逮捕的《華盛頓郵報》記者瑞扎亞。與此同時,美國也釋放7名伊朗人。這7人全部出生在伊朗,其中6人擁有伊朗和美國雙重國籍。此外,美國還撤銷了國際刑警對14名伊朗人的通緝令。 隨后,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證實,美國將向伊朗支付17億美元賠償,以了結一筆30多年前的舊賬。上世紀70年代末伊朗革命爆發前,美伊曾達成一筆高達4億美元的軍事裝備采購協議,后因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兩國交惡而未能落實。按照克里的說法,美方將根據雙方和解協議償還本金4億美元,并支付13億美元利息。 解除經濟制裁、換囚、還賬,似乎就在一天之中,美國與伊朗的關系流露出走向緩和的跡象。但也就在一天之后,美國財政部的一則聲明又給兩國關系潑了一盆冷水。 美國財政部1月17日宣布,對與伊朗2015年10月和11月兩次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多個企業和個人實施制裁,原因是這些企業和個人被指運送包括碳素纖維、導彈零部件等關鍵技術材料到伊朗。當然,已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以“彈道導彈試射”為由的新制裁措施,與此次解除的有關核問題的國際制裁是兩回事,而且由于其主要針對企業與個人,與已被解除的經濟制裁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
相關閱讀:
- [ 01-26]伊朗與空客簽大單 將購買127架飛機
- [ 01-25]圖解:習近平訪問伊朗 推動中伊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 [ 01-25]習近平訪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總部成果
- [ 01-25]日媒:安倍或因“非常在意”中國動向擬訪問伊朗
- [ 01-24]邁向共同發展新征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特、埃及、伊朗綜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