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力遠超世界估計
2016-01-27 15:53:05??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主任 華強森 我們發現,中國做得最好的是聚焦顧客和效率驅動的創新。中國在創新能力上越來越多的成功,不僅有助于保證中國經濟在正確軌道上增長,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作用 在一項關于中國創新能力的調查中,結果令我們吃驚:中國的創新能力遠勝于世界對它的估計,甚至在一些領域已經達到引領全球的水平。 我們搭建了關于創新的四種“模型”,每一個模型都是一種創新途徑。在聚焦顧客的創新模型里,解決顧客的問題是關鍵;在效率驅動的工業模型里,創新旨在改善生產或服務配送的流程。 我們發現,中國做得最好的是聚焦顧客和效率驅動的創新。在聚焦顧客的創新上,電器、網絡軟件與服務等行業引人注目。這些行業的創新者受惠于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其中就包括超1億的新主流消費家庭,他們可以實現創新的快速商業化,而且非常愿意配合新想法,樂于嘗試類似智能手機新功能的初級版本,然后通過網絡論壇或者其他方式與生產商合作,進而優化產品。 中國在效率驅動創新上也取得了顯著成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經濟體,中國有利于持續創新的生態系統似乎超出了預期。這個生態系統包括比日本大4倍多的供應商體系、1.5億具有經驗的產業工人以及現代化基礎設施。同時,中國市場巨大的規模和發展健全的供應鏈,給中國企業家提供了約15%至20%的成本優勢。 當然,在剩下的兩種創新模型里——基于工程的創新和基于科學的創新,中國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當前,中國服務部門的創新機會很多,到2025年,中國服務部門的創新可以每年使其增長5000億元至1.4萬億元的價值。在制造業方面,中國具有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聯結型生產平臺的優勢。新一代的制造業可以每年增加4500億元至7800億元的價值。 中國在創新能力上越來越多的成功,不僅有助于保證中國經濟在正確軌道上增長,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作用。中國的創新人士開發了低成本、迅速的創新途徑,我認為可以改變企業在世界各地市場里的競爭方式。 (本報記者 謝衛群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7日 10 版) |
相關閱讀:
- [ 01-27]思明未成教育獲創新開展 與學校社區深度合作
- [ 01-27]廈門出臺“人才政策新十八條”激勵創新創業 含金量高
- [ 01-27]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新外交理念與實踐述評
- [ 01-27]中醫健康管理協同創新中心在榕啟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