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履歷多發:圖帽子、掙面子、撈票子 近年來,我國逐漸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不得在干部、職工的錄用、考核、職務晉升、職稱評定中,隱瞞、歪曲事實真相,不得“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但是執行時卻或多或少存在隨意性和漏洞。少數人為了謀取私利,不惜鋌而走險。記者調查發現,提拔前和換屆選舉前是履歷造假的“波峰期”、跨地區調動前后也較為高發。 云南省一位長期從事組織工作的干部告訴記者,他們在工作中發現,個別干部為達到選拔要求的在基層或某個職級工作年限、最低學歷等要求,往往在檔案材料中,虛構增加工作經歷或者提供假文憑。而由于異地考察干部時,往往容易存在銜接盲區,所以造假更易發生。 除了私自更改履歷者個人意愿之外,“彈性年齡”“粉飾業績”等的背后,往往有領導“保駕護航”。 例如,廣東梅州市勞動教養管理所原政委鐘立檔案造假案中,給予協助者的身份就涉及縣委書記、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以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而為了提拔兩名不具備條件的干部,遼寧省本溪市明山區委原常委、組織部部長汪軍甚至授意造假履歷。 “掙面子、占位子、圖帽子、撈票子,造假背后都是利益的捆綁、驅動。”這位人事干部認為,為了達到提拔的硬性條件、多享受干部待遇,讓履歷更加耀眼等,都是一些領導干部履歷造假的原因。 做好“清淤”“防污”:構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機制 記者了解到,中央組織部把整治檔案造假問題列為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的6項重點任務之一,從2014年10月開始,在全國分三批部署開展了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目前,第一批即省管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基本完成,市、縣兩級和中央單位正在抓緊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看來,干部履歷造假并非小事。“這是誠信問題,領導干部沒有誠信,公眾如何相信你?” 謝春濤認為,干部履歷造假現象危害極大,首先是對其他誠實守信者的不公平;其次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敗壞社會風氣;第三,造假頻發,會形成錯誤的導向,讓人感覺“老實人吃虧,造假者占便宜”,從而又影響到其他人也造假。 事實上,對于檔案履歷的管理,相關法律條例早有明確規定。新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要求:“不準涂改干部檔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齡、工齡、黨齡、學歷、經歷等方面弄虛作假”。 法律條例高懸,為何干部履歷造假仍禁而不絕?謝春濤認為,除了檔案管理不夠嚴格外,處罰較輕也是主要原因。謝春濤建議,對造假者一經查實必須嚴厲查處,更要追究默許、參與或幫助造假者的責任。 加強源頭治理,既做好過去存量的“清淤”工作,也積極做好“防污”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干部檔案任前審核制度,二是完善檔案日常管理制度,三是積極推進檔案數字化建設,著力構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長效機制。 云南一位紀檢干部表示,必須堅持干部檔案任前審核制度,堅決落實“凡提必審、凡轉必審、凡進必審”,同時要形成自查與外部監督互動的機制。對于待提拔的領導干部,檔案必須交叉審核,層層把關。(新華社記者白靖利) |
相關閱讀:
- [ 01-26]用立體監管杜絕官員檔案造假
- [ 01-25]正式辭職后衛生局扣留檔案
- [ 01-12]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 01-12]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 01-11]春季檔美劇開播:"X檔案"復活 "明日傳奇"將啟
- [ 01-09]漳州市檔案局(館)榮獲全國先進集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