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榮:弘揚中醫藥文化的“行者” 人物簡介: 孫光榮,1941年生,湖南瀏陽人。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改革發展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委員會委員。 獲獎理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近年來,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屢屢引用中醫術語,談治國理政,令中醫藥人倍感親切,黨政官員深感興趣。 孫光榮以古稀之年,在繁忙工作之余,潛心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輯錄整理其熔鑄中醫觀部分并加以詮釋,自2014年至2015年,歷時半年余寫成系列16篇。以深邃的思考、透徹的理解,詮釋了總書記講話中提及中醫藥時的內涵,闡述了“中醫大道”“上醫治國”的深意,既幫助中醫藥從業者從國家大局深刻理解中醫價值,又使行業外領導干部加深了解中醫,助力推動中醫藥作為國家戰略,在行業內外引發強烈關注和積極反響,凝聚了全社會對中醫藥的共識。 不論何時,不論何處,他以強烈的責任感,弘揚中醫藥文化身體力行,不遺余力,至今仍活躍在臨床、教育一線。 孫光榮,以如椽之筆詮釋了中醫藥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讓中醫藥文化更深入人心。立意居廟堂之高,傳揚處江湖之遠。傳播中醫藥文化,始終在路上。 秦玉峰:致力打造“道地阿膠”的厚道人 人物簡介: 秦玉峰,1958年生,山東東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獲獎理由: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他17歲進入東阿阿膠,57歲獲中國杰出質量人獎。2015年,他執掌的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在第十五屆全國追求卓越大會上獲得全國質量獎,在醫藥保健品行業尚屬首次。他實施“全產業鏈質量管控”,以標準引領行業發展。在假阿膠橫行的當下,他始終堅守東阿阿膠的品質和道地,直言“寧可關門,也要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挖掘整理阿膠膏方、食療方等經典驗方3200多個,成立中國阿膠博物館,實現了阿膠價值的回歸和普及,使東阿阿膠成為中醫藥的一個亮麗品牌。 秦玉峰,推動東阿阿膠傳播中醫藥文化,帶動中醫藥健康產業蓬勃發展,更有著一份“反哺產業、涵養產業、繁榮產業”的責任和胸懷。 鏈 接: 年度中醫藥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由中國中醫藥報社發起并主辦,入選者為上一年度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并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公眾人物(群體)。 活動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0屆,評選出鄧鐵濤(2003年度),朱清時、李連達(2004年度),朱良春(2005年度),國醫大師群體、吳以嶺(2009年度),劉維忠、王湯藥、閆希軍(2010年度),屠呦呦、張伯禮(2011年度),呂玉波、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組(2012年度),果德安、王琦、李振吉(2013年度),第二屆國醫大師群體、黃璐琦(2014年度)等一批在中國中醫中藥領域做出杰出成就和突出貢獻的人物或群體。(劉映) |
相關閱讀:
- [ 01-21]2015年中醫藥十大新聞揭曉 屠呦呦獲獎在列
- [ 01-18]四川最年輕教授周濤獲科技創新人物 與屠呦呦一起登臺
- [ 01-14]“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揭曉 屠呦呦等入選
- [ 01-09]國家最高科技獎再現空缺 因無人推薦屠呦呦未獲評
- [ 01-08]國家最高科技獎11年后再空缺 沒人推薦屠呦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