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習近平出訪中東,實現了出訪足跡的“全球覆蓋”。此次“謀和平”、“求發(fā)展”、“促合作”之旅受到中東地區(qū)國家的歡迎,也收獲國家社會的廣泛贊譽。
三年來,習近平遍訪五大洲。“習式外交”不僅開啟了中國外交的新時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大和鞏固著中國“朋友圈”,習近平的足跡也讓中國夢與全球夢相連,在提速中國夢的過程中助力全球夢。
訪亞洲: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 與老朋友串門、敘舊

2014年7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爾同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在國際社會的舞臺上,中國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在G20峰會、APEC峰會等國際會議中,中國在擴大“朋友圈”促進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也發(fā)出“中國聲音”惠及世界。
2013年9月,習近平出訪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亞四國,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在這期間,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重要演講,將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呼吁傳遞給亞洲。
2013年10月,習近平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國同兩國分別簽署了經貿合作五年規(guī)劃,中國也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促進東盟及本地區(qū)發(fā)展中國家互聯互通、友好合作。
中國堅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在過去的三年中,習近平帶著中國人民的祝福,與周邊國家的老朋友親切敘舊。2014年7月,習近平在首爾與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舉行會談,在首爾大學發(fā)表演講,并出席了“中韓商務論壇”;2014年8月,習近平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出席經貿、人文活動,傳遞睦鄰友好合作意愿;2015年4月,習近平年度首訪巴基斯坦,中巴雙方簽下了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用行動踐行了“中巴世代友好”。
中國古語有云:“遠親不如近鄰。”習近平在亞洲的足跡向各國傳遞著中國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方針,不僅加深了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也為促進亞洲地區(qū)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訪歐洲:深化中歐四大伙伴關系 增進中俄人民深厚友誼

2015年10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白金漢宮出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的歡迎晚宴。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1975年5月,中國與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中國高度重視中歐關系發(fā)展,習近平曾在各個重大場合闡述中歐雙邊關系的重要意義,也多次訪問歐洲國家,增進中歐友誼、深化合作,造福雙方人民。
2014年3月,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并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此次訪問取得豐碩成果,中國同四國簽署120多項合作協議,深化了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此外,習近平也在出席核安全峰會期間,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向世界展示了維護地區(qū)和世界和平穩(wěn)定的大國形象。
2015年10月,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名副其實的“超級國事訪問”圓滿結束后,中英決定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為發(fā)展中大國與西方大國發(fā)展關系樹立了典范。
作為與中國相鄰的歐洲國家,俄羅斯與中國也有著深厚友誼。三年以來,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G20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等國際會議的舞臺上多次會晤。習近平與普京也多次互訪,就中俄合作及重大國際議題深入交換意見。2013年3月,習近平出任國家主席后的出訪第一站便是俄羅斯,充分體現了中俄一貫的友好合作關系。2015年5月,習近平再次出訪俄羅斯,出席莫斯科盛大閱兵活動。習近平多次訪俄,不僅深化了兩國的政治互信和全方位合作,更在維護二戰(zhàn)勝利成果,促進世界和平穩(wěn)定,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做出貢獻。
訪非洲:中國與非洲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

2015年12月5日,習近平出席并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習近平曾用“真”、“實”、“親”、“誠”這四個字概括新形勢下的中非關系,并指出,“中方發(fā)展對非關系的力度不會削弱,只會加強。”三年來,習近平多次踏上非洲的土地,用行動鞏固著中非傳統(tǒng)友誼。
2013年3月,習近平訪問坦桑尼亞、南非、剛果三國,在坦桑尼亞發(fā)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的重要演講,全面闡述中非關系以及中國對非政策主張。習近平表示,中非在事關雙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從來都是立場鮮明、毫不含糊地支持對方。推進中非合作是雙方人民共同心愿,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2015年12月,習近平對津巴布韋、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并赴南非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習近平在深刻闡述“正確義利觀”時說,“中非關系最大的‘義',就是把中國發(fā)展同非洲自主可持續(xù)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 同時,他也宣布中非和平與安全合作計劃,大力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
中非有著同樣艱難而又光榮的民族解放斗爭歷史,也在同呼吸、共命運中結下深厚友誼。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確定了中非新型戰(zhàn)略伙伴關系。而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非洲峰會將中非關系確定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開啟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的新時代,也向世界道出了中非24億人攜手共進、影響世界的信心與決心。
訪美洲:將中國夢與美國夢、世界夢相連

2015年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中美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中美關系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自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關系已過“而立之年”,中美兩國也在求同存異、務實合作中促進世界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和繁榮。
2013年6月,習近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奧巴馬舉行會晤,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qū)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習近平在與奧巴馬總統(tǒng)舉行會晤時指出,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2015年9月,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訪問期間,習近平與奧巴馬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雙方在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雙邊務實合作、亞太地區(qū)事務、國際與地區(qū)問題、全球性挑戰(zhàn)等五個方面達成49項共識和成果,對于深化中美經貿戰(zhàn)略性合作和共同推動改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習近平也發(fā)表多場重要講話,就“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完善全球治理”、“加強南南合作”、“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fā)展”等議題提出一系列倡議和舉措,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除了兩次訪美,習近平也到訪過許多其他拉美國家。2014年7月,習近平赴巴西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并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也大大擴大了自己的“拉美朋友圈”。
訪大洋洲:習近平首訪大洋洲實現出訪足跡“五大洲覆蓋”

2014年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攝
2015年12月20日,《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成為中國與其他國家迄今為止簽訂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中國與以澳大利亞為首的大洋洲國家經貿往來、人文交流頻繁,習近平也在2014年踏上大洋洲,進一步深化了太平洋國家的友誼。
2014年11月,習近平出席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并對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在斐濟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會晤,在10天時間內開展了80余場雙多邊活動,同近40位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及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交流。此次會晤碩果豐富,中澳雙方宣布實質性結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并將雙邊關系定位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新雙方宣布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為雙方合作交流繪制新圖景。
在先后出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后,習近平又出訪大洋洲,這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國同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國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對中國完善大周邊外交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