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警告寨卡病毒“爆炸性傳播”
2016-01-29 07:44:2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中新社聯合國1月28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28日在日內瓦表示,寨卡病毒正在美洲地區“爆炸性傳播”,警報級別極高,她將在2月1日召集緊急會議,以確定疫情爆發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陳馮富珍是在向世衛組織執委會通報當前的寨卡病毒情勢時作出上述表態的。她說,自去年寨卡病毒在美洲被發現以來,該地區截止到28日已有23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相關病例。 陳馮富珍在報告中稱,寨卡病毒正在美洲地區“爆炸性傳播”,警報級別極高。而且,目前還缺乏針對這種病毒的疫苗、具體治療辦法和快速診斷方式。 據世衛組織稱,寨卡病毒是一種新出現的蚊媒病毒,1947年首次在烏干達寨卡森林里的猴子中被發現。2007年,該病毒開始傳播到太平洋地區,去年5月巴西首次出現相關病例。 陳馮富珍說,某些地區的寨卡病毒被認為與急劇增加的小頭癥嬰兒出生率有關。她強調,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定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但仍有強烈懷疑。據世衛組織此前通報,巴西已報告3893例小頭癥患者。 據世衛組織介紹,寨卡病毒的潛伏期并不為人所知,疾病癥狀與登革熱等類似,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以及頭痛。不過,世衛組織認為寨卡病毒通常相對溫和,不需要做出特別處理。 27日,美國白宮發言人稱寨卡病毒與埃博拉不同,埃博拉病毒引發的出血熱是一種致死性疾病,而寨卡病毒對孕婦最危險,對健康成年人基本相當于輕度的非致命的登革熱。美國疾控中心此前已發布針對寨卡病毒的旅行警告,建議孕婦暫時避免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區。目前這一旅行警告涉及巴西等24個國家與地區。 世衛組織曾表示目前預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防蚊叮咬,但陳馮富珍預計,今年的厄爾尼諾極端天氣將可能在許多地區引發蚊子種群急劇增加。 陳馮富珍表示,對相關疫情的關注和不確定性都很高,問題比比皆是,必須盡快找到答案。有鑒于此,她已經決定根據國際衛生條例于2月1日在日內瓦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疫情爆發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完) |
相關閱讀:
- [ 01-28]美國就寨卡病毒發布臨時醫療準則
- [ 01-28]巴西全力對抗寨卡病毒 官員承認暫無有效方案
- [ 01-28]寨卡病毒或在六成人口地區傳播 美加緊研究病毒
- [ 01-28]丹麥確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建議孕婦推遲前往拉丁美洲
- [ 01-27]波多黎各“寨卡”病毒感染者增至19人 暫無孕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