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業“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總體思路
2016-01-29 16:13:3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 張毅君圍繞黨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遵循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根據《新聞出版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編制本規劃,確定未來5年新聞出版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目標任務,以科技創新和應用支撐新聞出版業全面繁榮發展。 1 發展狀況 (1)科技創新體系日趨完善 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出臺一系列鼓勵出版與科技融合的政策;新聞出版重大科技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項目與成果管理不斷強化,專業化、專職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行業科技研發、應用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部分行業共用關鍵技術和標準等得到應用推廣,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全面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2)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多數新聞出版企業完成數字化技術裝備配置,基本完成優質存量資源數字化轉換,實現增量資源同步數字化,專業領域數字內容資源聚集度顯著提升,行業級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啟動;綠色印刷工藝廣泛應用,數字印刷與按需出版緊密結合;發行系統改造、出版發行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3)科技引領作用初步顯現 前沿技術研發有所突破,數字內容存儲、數字資源標識與解析、數字資源管理、內容信息結構化提取、多終端呈現無縫銜接等技術日益成熟;樹立了一批科技創新與應用示范單位,帶動引領行業快速發展。 (4)項目帶動戰略深入實施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公益性和產業化項目相輔相成,帶動成效顯著;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主體研發任務已經完成,中華字庫工程、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進入實質性研發階段;借助國家政策與財政的支持,大批科研成果在行業內得到實際應用。 (5)電子政務建設穩步推進 全面統籌、科學整合,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和政務管理三大電子政務平臺基本建成;新聞出版行業監管和服務信息系統(OA二期)、網絡出版監管系統(一期)建設全面完成;版權監管系統(二期)建設推進順利。覆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各省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的電子政務體系基本形成,初步實現資源共享、互聯互通與協同辦公。 (6)標準化工作成效顯著 完成新聞出版業標準化工作機構全面布局,擁有覆蓋全行業的印刷、出版、發行、信息化、版權5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數字出版系列標準、電子書內容標準、綠色印刷系列標準、《圖書在線信息交換(CNONIX)》等重大標準制定工作;我國主導研制的《國際標準關聯標識符(ISLI)》國際標準正式發布,注冊中心落戶中國;牽頭組建國際印后標準工作組;全國出版物發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為國際書業標準化組織正式成員。 2 面臨的形勢 新聞出版業正在成為推動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引領作用,加速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新聞出版業的文化服務與信息內容服務能力,發揮文化消費、信息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新聞出版業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新聞出版業正在成為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領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融合作用,借助互聯網,不斷推進新聞出版業與其他內容產業及外部產業之間的融合,構建立體多元的文化服務與信息內容服務模式。新聞出版業正在成為保障國家文化安全與互聯網安全的主要陣地。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新聞出版業對信息內容資源管理與傳播的控制力,以及對信息內容的生產、傳播與運營能力,有效聚集信息內容資源、信息消費用戶,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保障國家文化安全與互聯網安全。 3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充分發揮科技在經濟新常態下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行業科技體制改革,改進工作機制,立足國內需求、跟蹤國際發展趨勢,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著力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科技突出問題。加深新聞出版與科技融合,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傳統業態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其他產業融合,為新聞出版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提供有力保障。 (2)總體目標 到“十三五”末,健全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新聞出版科技創新體系,實現科技資源優化配置。較為完善的科技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行業技術、標準的研發與應用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制造的研發與應用成果;行業創新環境持續優化,科技創新與應用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行業科技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傳統業態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基本完成,新興業態多元化、融合發展的模式創新取得突破;覆蓋廣泛、技術先進、傳輸快捷的現代新聞出版傳播體系基本健全。 (3)發展方向 ①加強科技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完善行業科技人才評估與管理政 策;鼓勵新聞出版企業實施高端復合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從業人員科技應用素質培訓;支持新聞出版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技術企業聯合開展科技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加強學科教育,開展高端定向培養。 ②加強基礎科技環境體系建設。完善行業科技政策與制度,建設科技工作管理平臺;創新體制機制,建立行業基礎科技服務體系;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智庫建設;構建行業信息安全保障及統一認證體系;搭建行業公有云平臺,鼓勵新聞出版企業建設私有云。 ③加強前沿技術跟蹤研發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行業前沿技術跟蹤與研發機構,掌握國內外科技動態及發展趨勢;鼓勵建立行業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開展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力爭實現一批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突破;鼓勵以技術孵化方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略性、引導性和帶動性的前沿技術成果。 ④加強行業科技應用支撐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立行業科技應用服務機構,加強行業公共管理,提供行業公益性技術服務;鼓勵建設市場化技術應用中介與咨詢服務企業,提供市場化技術應用服務;推動公益性機構與市場化機構形成良性互動與互補,實現科技應用對資源管理編碼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數據化、服務知識化的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