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業守法意識逐漸提升 社會關注度高、普法力度大,但以執法促守法路還很長 從修訂過程中三次征求公眾意見,到頒布實施,新環保法一路走來,承載了很多關注。“史上最嚴”“鋼牙利齒”等熱詞與其緊密聯系,公眾對新環保法充滿期待——以最嚴格的手段約束政府、企業等社會各界,早日迎來清新美好的環境。 社會各界對新環保法了解的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法律實施的效果。 “相比其他專項法律,新環保法是環保相關法律法規中普法工作做得最好的。”王煒說。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學院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告訴記者,新環保法頒布后,幾乎每個省(市、區)都開展了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不少地方政府啟動相關培訓,培訓對象不只是環保部門,不少書記、市長親自參加。 罰則在變,新環保法對企業的影響巨大。企業要避免“觸雷”,好好學習新環保法非常重要。一些大企業專門請專家上門講課,甚至有企業主動聘請熟悉環保法的法律顧問。 不久前,華電萊州電廠的一場環保法知識競賽吸引了不少員工參與。以賽促學,比起枯燥的培訓,員工更歡迎這樣的形式。針對后續項目發展,公司主動適應新環保法的要求,研討確立了“指標領先,環保超前”的建設理念。 “新環保法實施后,企業違法成本變高,守法企業越來越多。”湖南省會同縣環保局副局長賀飛說,他感覺企業環保底線意識、法律意識已有所提升。 同樣,不同督政形式的出現,以及去年中央關于生態環保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也讓地方政府守法意識提高。地方政府在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時,更加注重協調;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上投入更多資金和精力,從省級到縣級政府的工作報告中,環保的分量都在增加,土政策、違規項目正在減少。 守法意識雖在提升,但與改善環境質量的高要求還相去甚遠。去年7月,山東臨沂被環保部約談,市政府對全市57家污染大戶緊急停產整頓。當時,個別媒體為污染企業“鼓與呼”,由此引發了新環保法是否拖累地方經濟發展的爭論。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呂忠梅說,這一事件讓人感受到了GDP崇拜仍然有相當的市場,以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之名放棄環境保護的勢力之強大。 今年,環保部仍將克服困難,不斷前行,把執行和落實新環保法作為重點工作。以執法促守法,路還很長。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