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黃陂區姚家集鎮八里村村民胡承保與胡行動兩人走出姚集街道辦事處,又有了些許期盼,那筆已被拖欠五年的工程款似乎在向他們招手。 2010年4月,兩人應本村村干部之邀,共同墊資16萬余元修建了一條910多米的通灣水泥路。誰料,當時的村支書韓某后來鋃鐺入獄,這筆工程款也一直拖到今天。 修路5年要不回工程款 2010年4月前,八里村胡家灣和王家咀兩個自然村間仍是泥濘的羊腸小道。胡承保說,當時的村支書韓某引入了一個養鵝基地,也在這兩個灣子之間,為了方便基地發展,修條通灣路變得十分緊迫。 2010年4月中下旬,八里村村委會開始張羅修路,由于道路會侵占兩個灣子的部分農田,村委會最終決定讓兩個灣子各出一人,由這兩個人來做村民工作,并負責道路修建。胡承保與胡行動當時就應了下來。“村委會口頭承諾,路建成后就付錢,我們就四處籌錢,墊資修路。”胡行動說,至2010年12月份工程結束,二人共完成900余米的通灣公路、面積為500余平方米的養鵝基地門前硬化工程,總花費16萬余元。 1月29日,武漢晚報記者在八里村看到,當年引進的養鵝基地已經荒廢,胡承保他們所修建的村灣路尚在使用中,王家咀與胡家灣正是被這條路所連接起來。胡承保手里一份由八里村委會開具的證明顯示,工程已經于2011年12月20日完成驗收。 不過,他們向村委會討要工程款,但村委會一直以上級尚未撥付等理由拖欠至今。而當時的村支書韓某入獄后,新一屆領導班子更不愿接手此事了。胡承保說,當初本想著靠自己的勞動賺點小錢,結果錢沒掙著還欠了工人好幾萬元工錢,那些人都是同村鄉親,每到年關總有不少人上門討債。無奈之下,胡承保舉家搬到武漢打工,一家四口人蝸居在60平方米的出租屋內。 大半工程款或有望到位 29日中午,記者來到黃陂區姚家集鎮八里村委會了解情況,不過村委會并無工作人員。電話中,該村負責人彭書記透露,道路是韓某在任時修的,而此人已被判刑,他對此事也不是很了解,建議記者到姚家集街辦咨詢。 下午兩點,姚家集街道辦一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表示,一般村里面修路都要先向市交通部門申請立項,獲得批準后才能進行。胡承保墊資修建的這條路應該屬于未批先建,但只要手續齊全,經過申報后還是可以拿到工程款。 隨后,該街辦負責民政工作的姚主任告訴胡承保,稱目前八里村有兩段道路共10萬元工程款最近剛剛到位,但還需街道辦及村委會工作人員到現場核實該款項對應的路段是否是胡承保、胡行動二人修建的,如果沒問題可直接支付,如不是還需向交通部門申報。 胡承保高興地說,根據姚主任大概描述的位置,很可能就是他與胡行動所修建的路段,如果能拿回10萬元,起碼也能安安穩穩過個年了。 本報記者劉海鋒 |
相關閱讀:
- [ 01-28]湖南岳陽縣一村支書被指陪酒死亡 紀委介入調查
- [ 01-02]《村支書撞死人侄兒頂包》追蹤 村支書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 [ 12-28]黑龍江“村支書”酒桌上稱皇帝 后道歉稱在“試鏡”
- [ 12-28]“子孫當村支書”折射基層治理失序
- [ 12-22]“紅色通緝令”唯一村支書落網 潛逃至幾內亞比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