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新聞業和媒體時,我們很少討論在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網絡媒體對記者、撰稿人和編輯的影響。 實際上,許多新聞編輯室的工作人員感覺他們達到了最大工作負荷,但老板還在要求提高效率。 吉姆·坦克斯利是《華盛頓郵報》的經濟政策記者。在接受本網站記者采訪時,他表示雖然報道的要求一直很高,但當前的環境帶來的問題遠遠超出了工作疲勞的范疇。 坦克斯利說:“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所有記者朋友都面臨極大的壓力,不管在哪里工作、寫什么樣的文章?!?/p> 傳媒業的年輕人常常抱怨年輕記者要找工作和寫出引人注目的報道所需要的各種額外技能。我們擔心找工作有多么困難。我們用了很多筆墨來哀嘆優質內容和報道日益減少,以及所謂的點擊誘餌越來越多。我們抱怨既要產生好新聞又要賺錢的難度,并試圖通過技術革新、訂閱服務和部分收費墻來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坦克斯利表示能夠完成多重任務的人值得稱贊,但是他擔心,尤其是比較年輕的記者幾乎達到了工作極限。 截稿時間和新聞業經濟現狀帶來的長期壓力會導致一種無力的感覺。當記者產生無力感時,他們不僅會失去做好工作的能力,而且會不再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好是壞。 新聞的快速創造和瘋狂消費的現狀正帶來不可持續的普遍壓力和焦慮。目前,新聞工作者需要一切能得到的同情。 內容枯竭的其他影響是什么?有很多實際的因素。如果媒體繼續以這么快的速度被創造和傳播,我們知道其結果不大可能是積極的。事實的核實已經有被擱置的趨勢,令人擔憂。因為要不斷推出新內容,也意味著編輯們往往沒有時間對稿子進行校對。另外我們還在失去一些無形的東西:寫作的藝術和快樂;走出辦公室尋找有趣的人和事的能力。最令人擔心的是,我們可能失去為公眾進行輿論監督的能力。 每一個新聞專業的學生都知道應該聚焦于重要的問題。但是如果老板要求你每天發10個帖子,就很難做到這一點。如果新聞工作者要保持活躍的社交媒體參與度,并就24小時新聞周期中的每一個新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就很難找到時間發現真正值得講述的故事。 悲哀的是,由于這種新的媒體生態系統,一些最偉大的新聞工作者不得不離開新聞界,尋找更健康更有力的工作。成長中的媒體人員應盡其所能,為應對新聞工作充滿壓力的現狀做準備。 |
相關閱讀:
- [ 02-01]廈門一記者無意聽到“機票改簽” 向美女揭穿騙局
- [ 02-01]以司法公正揭開武威記者被抓真相
- [ 02-01]武威記者被捕案追蹤:市長書記手機號疑遭泄露
- [ 01-31]藝術之旅 少通社(東南網)小記者對話莆田老藝術家卓家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