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大家都知道西藏地處“世界屋脊”,自然環境十分脆弱。從政府到民間,也一直嚷著要保護好“第三極”。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誰保護,誰落實?民間有意識自然是好的,但畢竟力量有限,這環境保護的大擔子歸根到底還是要交給政府,再準確點,交給主抓這塊工作的同志們,上到區黨委書記下到村官,都得操這心。 有人該問了,操心沒操到怎么辦?放心,國家有辦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專門對領導干部們的“環保帳”進行審計。 這就意味著,領導們的烏紗帽可能會跟這審計結果掛個鉤了。影響大小雖不敢說,無形中加了“緊箍咒”是肯定了的。 離任審計是一直都存在的制度規范,一名官員在任期間有無重大過失、有無經濟違規等情形,是必須摸底了解的,否則退休或離職就可能成為一些官員“金蟬脫殼”的方式。可以說,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就是對環境保護的一種重視,也是一種很明顯的制度進步。 既然是“試點”,就有第一批,從今年西藏“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來看,西藏成了“吃螃蟹者”。 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實施生環境保護目標管理。嚴格實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自治區政府“一支筆”審批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嚴禁“三高”項目。建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離任審計制度。推進全區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和地市環保機構改革,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績效考核與動態監測機制。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推進林政管理規范化、法治化,不斷提高林地保有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交通干線、旅游景區景點、村鎮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科學利用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單位生產總值能源和水資源消耗量控制在國家核定范圍內,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 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持續推進中,堅持生態興藏、生態富民,保護與發展并重、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并舉,著力建設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上,嚴守生態保護底線,不越紅線,不觸高壓線,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構建科學合理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規范各類自然保護區管護,加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西藏將不斷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加快建立濕地、水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國家公園建設。 在建設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規劃中,扎實推進“兩江四河”造林綠化工程,加強天然林、重點公益林保護,開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人工種草。加強江河源頭區、生態脆弱區、重要高原湖泊和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加強土地、草原、森林征用監督管理。加大廢棄礦區和濕地生態環境修復力度。推進雅江中游土地沙化、藏西北荒漠化、藏東南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綜合治理。 報告中種種條目詳細深入,為審計提供了一定依據。根據這項制度的規定,審計對象主要是西藏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干部。這么說,2016年,西藏干部們身上的“環保”擔子更重了。 |
相關閱讀:
- [ 01-30]西藏人均預期壽命創新高 達到68.2歲
- [ 01-28]揭“西藏流亡政府”陰謀 統戰部官員駁達賴集團
- [ 01-27]5個民族30名大學生 寒假再赴西藏墨脫支教
- [ 01-26]西藏羅布林卡100件珍貴文物首次在福建展出
- [ 01-26]“雪域梵音 高原寶藏”西藏羅布林卡文物精品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