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日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日在官方網站發布2015年抽檢數據,數據顯示,當前食品安全整體形勢穩中趨好,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172310批次食品樣品,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5541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8%,比2014年升高2.1%。 數據顯示,在抽檢的25類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中,糧、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費品合格率均接近或高于平均水平。乳制品抽檢9350批次,不合格4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檢9510批次,不合格181批次;蛋及蛋制品抽檢2339批次,不合格48批次;糧食及糧食制品抽檢23942批次,不合格641批次;肉及肉制品抽檢18344批次,不合格631批次。 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3397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36批次,占樣品總數的1.1%;檢出符合國家標準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值的樣品58批次,占樣品總數的1.7%。 日常消費量較大的蔬菜及其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5.6%,水產及水產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5.3%,調味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6.9%,茶葉及其相關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9.3%,酒類的樣品合格率為97.0%。 與2014年相比,25類中樣品合格率升高的食品品種有19類,其中飲料、豆類及其制品、餐飲食品和酒類升幅較大。全年共抽檢1048家大型生產企業生產的20468批次產品,樣品合格率為99.4%;18家大型經營企業集團的24328批次產品,樣品合格率為98.1%。 國家食藥監總局指出,監督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為,農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3.8%;檢出非食用物質,占不合格樣品的1.2%;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樣品的27.9%;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樣品的24.8%;重金屬污染,占不合格樣品的8.5%;品質指標不達標,占不合格樣品的26.0%;其他指標不合格的,占不合格樣品的7.8%。 抽檢發現一些品種、場所和單位問題較突出,主要為水產品和飲料不合格率偏高,飲料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率較高;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不合格率較高;網購、小雜食店、小吃店等部分場所不合格率偏高;極少數企業抽檢多次不合格。針對發現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單位,已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置,第一時間對社會公布抽檢信息。 此外,為堅決落實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四個最嚴”要求,織就嚴密的“防護網”,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2016年將安排抽樣129.3萬批次,抽樣品種覆蓋33個食品大類,129個食品品種、200個食品細類,包括30類加工食品、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抽樣對象基本覆蓋獲證生產企業。 抽檢將按照國家、省、市、縣四級明確分工,按企業規模、業態形式、檢驗項目等確定抽檢對象和內容,突出重點加強安全性指標檢驗、高風險品種檢驗頻次和對市場占有率高企業的抽檢。在年度計劃性抽檢基礎上,各級食品藥品監管局將根據需要安排專項抽檢。 通過持續開展的監督抽檢工作,逐步實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同時強化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進誠信體系,推動標準完善。 附:2015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匯總表
|
相關閱讀:
- [ 01-29]報告:食品安全等質量問題成輕工行業輿論低洼
- [ 01-29]廈門15萬種食品有了“身份證” 將制定食品安全問題清單
- [ 01-28]張高麗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并講話
- [ 01-28]習近平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