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日電 據美媒2日報道,在科學家研發最終治愈癌癥的藥物和治療手段的同時,各國衛生官員正在尋找預防癌癥的策略。研究顯示,發達國家里大約50%的癌癥病例是可以通過改變日常習慣和控制有害環境因素來預防的。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知道,生活方式和個人選擇與增加癌癥患者機率有很大關系。 雖然基因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風險,可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威廉·尼爾森說,流行病學家發現,當人們從一個地區移居到另一個地區,患癌的機率會改變,這就說明環境因素在起作用。 流行病學家伊麗莎白·普萊茲說,除了污染等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個人選擇是增加癌癥風險的主要因素。 她說:“我們所知的主要致癌風險包括:吸煙、肥胖加上不良飲食和少動,在美國等地方,幾乎50%的癌癥和這些因素有關。” 確定了這些因素后,醫療人員和決策者聯合努力,消除增加癌癥風險的習慣。普萊茲醫生指出,反吸煙戰略是公共衛生的一項重大成果。 普萊茲說:“過去幾十年來,肺癌死亡率急劇下降,因為我們知道吸煙導致肺癌,然后我們采取策略推廣這個知識,防止年輕人吸煙。” 科學家正在更詳細地研究久坐不動和不健康飲食跟癌患風險的關系。 控制風險因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包括改變生活習慣,可是衛生官員強調,預防是最有價值的抗癌方法,即為人們提供有用的信息,預防這種致命疾病。 |
相關閱讀:
- [ 02-01]中國2015年新增430萬癌癥病例 肺癌居癌癥死因之首
- [ 10-17]全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37萬 死亡約211萬
- [ 09-11]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310萬 將繪全國癌癥地圖
- [ 06-24]世衛:全球癌癥病例23年內將增七成 半數可預防
- [ 06-01]研究稱2030年世界癌癥病例將增75%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