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程:“十三五”環保產業將成為新興產業中的領軍
2016-02-02 15:33: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去產能”、“去庫存”等已成為各行業供給側改革重點任務的主基調下,一些非電“兩高”行業也需要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而不清潔用煤、不達標排放可作為產能淘汰的新“指標”引入其中。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近日召開的環保工作會議上也指出,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改革,也和環保工作相關。對環保工作來說,可以結合的點在于,“環保不達標的產能可以先去掉”。 最后,在一系列霧霾治理的重點行業領域,還存在正向激勵政策缺位,企業治污普遍缺乏動力的現象。我國火電行業大氣污染治理舉措較多,除標準約束等負向激勵機制外,環保補貼電價等正向激勵機制也是電廠加大環保投入的關鍵舉措。但在非電力領域,主要依賴于企業不達標的負向激勵(即懲罰),缺少類似于脫硫電價的極具可操作性的正向激勵機制。且由于冶金、建材等非電產業普遍為地方GDP、就業和信貸大戶,地方政府在環境執法時只能游走于經濟發展與污染治理之間的平衡地帶,導致負向激勵措施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綜上所述,以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為代表,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導致了眾多先進污染治理技術無法大力推廣,相關環保新興產業成長發展陷入困境。從近兩年大氣污染治理細分板塊各公司業績對比來看,電廠除塵脫硫脫硝公司成長迅速,但非電行業環保公司則冷暖不一,擁有先進治理技術及治理模式的公司由于受困于政策落實不到位,治理市場啟動緩慢,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面對已然開局的“十三五”,邊程表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十三五”期間,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入突進,一些傳統行業歷經蛻變而進入行的升級換代階段,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產業也將告別初始成長期,進入到提速發展階段,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支持性力量。環保產業無疑將發展成為新興產業中的領軍力量。 具體到科達潔能所在的大氣污染治理細分產業領域,隨著國家環保行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污染治理政策的完善到位,以及大氣污染治理技術的不斷提升,環保作為經濟性概念,而非長期以來“只有成本,不見產出”的片面觀念,將在“十三五”期間迎來產業發展的新階段。 當前,霧霾治理仍是舉國關注的民生大事,各界均期待,“十三五”期間神州大地將迎來更多的藍天白云,這也考驗著政策部門的智慧和勇氣,也繼續激勵著以霧霾治理為使命的環保企業的雄心斗志。環保作為政策主導型的行業,“十三五”期間也期待享受更多的政策紅利,使得政策方與企業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產業發展,對此,邊程建議: 第一,加快非電行業的治霾步伐,彌補約束和激勵雙重政策機制的“短板”。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制(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可對標《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制(修)訂非電領域主要行業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統一各燃煤行業的排放標準指標限制,避免厚此薄彼。同時,對于非電行業實施清潔煤技術和上馬除塵脫硫脫硝末端治理設施,由于非電行業無法以電價為杠桿制定激勵政策,須創新非電行業的正向激勵方式。例如推廣河北、浙江等針對省內鋼鐵企業采取“按環保工程基建總投資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的方式,并按照新建項目和技改項目,給予不同的激勵額度。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和推行環保正向激勵機制,遏制重化工行業內部因“不同區域環保成本不均”而產生的環保逆淘汰趨勢。同時,應借鑒火電行業持續補貼運行費用,非電行業環保激勵措施應重點保障環保設施的達標運行。 第二,比照國際上先進國家的經驗,盡快搭建霧霾源頭控制的政策體系。對于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體格局仍將以煤為主的客觀趨勢,從控煤、清潔用煤等方面扼住“燃煤排放”這一霧霾最大“元兇”的喉嚨。具體來講,在控煤方面,對接供給側改革,以淘汰重污染行業的燃煤強度大、環保不達標的產能為主要抓手。根據上述問題敘述,目前以控煤為目標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的主要政策空白地帶是工業窯爐領域,因此,出臺這一領域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已成為當務之急; 第三,在霧霾源頭控制,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著眼于源頭控制,在當前已出臺的“大氣十條”及《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等政策綱領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落實此類政策的實施細則。一是建議國家出臺非電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規劃,設立中央財政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資金,建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發、應用與推廣示范機制,解決技術研發及應用資金缺乏問題,推廣應用先進的煤炭清潔利用技術。二是建議借鑒火電行業持續補貼運行費用,對使用清潔煤氣的企業按用氣量給予補貼,對供應清潔煤氣的企業免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支持企業采用先進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淘汰落后的煤炭利用方式,對實施相應技術改造的企業按照初始投資金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三是結合當前在水和固廢領域廣泛推廣的第三方治理政策精神,在大氣治理領域鼓勵推廣第三方能源服務模式(此模式是指用能單位以簽訂合同協議的方式,通過付費購買能源服務公司提供的清潔能源服務,包括集中供氣、供熱、供電等),并創設相應的政策扶持機制,從源頭上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 第四,大力推進環保行業的垂直一體化管理機制改革。當下,我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實行屬地化管理,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為社會各界所詬病。目前的現狀是,盡管環保法規定環保部門可以委托監察機構執法,但是環境監察在地方的地位仍不明確、不一致,環境監察部門只是環境保護諸多內設部門中的一個。在一些地方,盡管環境監察執法作出了很大成績,但是也很難頂住地方政府的壓力。而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業界比較統一的看法就是,將有力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大執法力度。對此,我們建議可以借鑒其他領域機制改革已經形成的比較成熟的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選取試點省份,開展示范,形成可靠模式后推廣至全國。除此之外,我們還建議未來的環保治理,應多借助社會力量,真正將包括學界、非官方機構及社會公眾有序納入到管理體系中來,群策群力共同推進。 企業始終是市場中的主體,“十三五”期間,企業該如何結合時局謀變?對此,邊程表示,科達潔能作為傳統建材機械行業的標桿性企業,近年來始終圍繞環保業務進行轉型升級,因此,如何“謀變”也是公司上上下下當前著重思考的重大使命性問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