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景點萬花筒。 2016年春節前夕,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寒潮席卷香港,多地氣溫降至接近冰點。與此同時,已經高速增長10年的香港旅游業,也迎來一場大“寒潮”。“香港旅游業已經步入調整期”,已是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從業者的共識。如何應對?眾說紛紜。 香港魅力正在褪色? 香港旅游發展局1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次同比下跌2.5%,是2003年SARS以來首次下跌。除內地旅客外,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市場都出現下滑,對比之前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去年的香港旅游市場可謂是遭遇“急剎車”。 “寒冬”成因來自“內憂外患”。鑒于香港社會的承受能力,深圳赴港個人游去年從“一周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從外部環境看,近期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增長也呈放緩跡象,加上一些香港鄰近地區的貨幣貶值,并放寬對內地旅客的簽證措施,影響到訪港旅客數字及零售市場。 景點老化、吸引不到“回頭客”,也是香港旅游面臨的一大挑戰。有多次來港旅游的內地旅客說:“該玩的都玩過了,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地方沒去過?!北热?,坐落于灣仔海濱的金紫荊廣場,是很多內地游客到港的必游之地。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景點,除了“下車拍照”之外,其他項目乏善可陳,游客留不下來,遑論消費。 即使是吸引外國旅客,前提也是要有新賣點。有資深導游指出,日韓自由行游客喜歡香港的九龍寨城,對其歷史極有興趣。日本川崎市2013年就曾設置5層高的游樂場,主題正是模仿九龍寨城,日本多部漫畫也以九龍寨城作背景。不過,九龍寨城公園當年發展時,并未打算以旅游為主,故要發展成景點,不論旅行社或業界的導游,都要設計路線并了解寨城歷史。 以遠補近戰略可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嗅到旅游市場的蕭殺之氣后,香港旅發局去年便已經豪擲8000萬港元“救亡”。在暑假兩個半月的檔期舉行“香港FUN享夏日禮”,來港旅客可參加大抽獎,送7日免費WiFi通行證及景點門票等。但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說明,這些措施成效有限。 針對內地游客下降的問題,旅發局以維持客源多元化的政策應對。近年旅發局將75%的市場推廣資源投放至國際,只有25%資源用于內地。特區政府開出的藥方,則是“發展高增值旅游業”。特區政府已經表示,今年會重新檢視香港旅游形象定位,由以往以購物為主軸的賣點,更深化宣傳及推廣富有香港特色的旅游體驗,包括推廣美食文化,以吸引過夜旅客到港。 舉辦大型盛事,是香港屢試不爽吸引游客的高招。瞄準“高消費力的過夜旅客”,香港今年會舉辦一連串大型盛事,包括10月首度在中環舉行的國際汽聯電驅方程式錦標賽、香港國際七人橄欖球賽、香港單車節、香港網球公開賽及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等。旅發局也會繼續舉辦廣受歡迎的新春花車匯演、龍舟嘉年華及美酒佳肴巡禮等。不難看出,這些活動主要還是外國游客會感興趣,對內地游客的吸引力有限。 吸引外國旅客以彌補內地旅客下跌的策略頗受質疑。香港酒店從業者、華大酒店主席鄭啟文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不應只集中資源吸引海外旅客,“非內地的訪港旅客,只占整體十幾個百分點的市場,就算翻番,都救不了整個行業”。他認為,香港擁有龐大的內地旅客市場,當務之急是開放更多“個人游”城市,非“個人游”城市則應引進優質旅行團,釋放龐大商機。他直言:“張口閉口把資源和心思用到追求高素質遠途客,只字不提內地市場,不會有效果?!?/p> |
相關閱讀:
- [ 02-03]香港小學爆上呼吸道感染個案 27名學童出現病征
- [ 02-03]香港狙擊做空者不可掉以輕心
- [ 02-03]Baby回香港就變“嫩模臉” 顏值巔峰在哪?
- [ 02-02]香港去年消費投訴逾2.7萬宗 旅游事務增41%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