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開戰 “外交牌”或成決勝關鍵
2016-02-04 07:49:0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對外政策同中有異 斯坦福大學外交政策專家科麗舍克日前表示,“外交政策是一個(通往選舉的)入口議題,在這個時刻,所有競選人都必須打破這個入口。”目前,在全球局勢動蕩的背景下,世界不僅關注著競選臺上的候選人誰將站到最后,同時也關注他們將打出怎樣的“外交牌”,給世界帶來不容小視的影響。 據美聯社分析報道,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的競選綱領有共同之處,即在外交上主張采取強勢立場,支持干涉主義的對外政策。這與共和黨認為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軟弱”“失敗”的批判態度一脈相承。 《華爾街日報》則進一步指出,共和黨候選人在外交政策上總體一致,持激進態度,但也存在一些個人差異。在共和黨第四場辯論中,特朗普主張美國在敘利亞問題和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采取進一步的對抗行動,而克魯茲和盧比奧則認為貿然行動反而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在難民問題上,特朗普提出“將非法移民全部遣返”的想法,克魯茲雖然也認為“接受難民是愚蠢的”,但并未提出遣返觀點。 反觀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一貫堅持的外交政策沒有太多的變化,而桑德斯提出的則是較為溫和的外交政策。在敘利亞議題上,桑德斯反對在敘利亞設立禁飛區,認為不然可能會導致“嚴重問題”,這與希拉里的強硬政策形成對立。而在難民問題上,他們都支持為難民提供入籍途徑,并表示將采取力度超過奧巴馬的行動。 袁征認為,目前兩黨候選人的競選綱領呈現出一左一右的“極化”現象。但同時,兩黨候選人的外交政策也有一定的重合部分。共和黨大部分候選人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都強調了美國在亞太地區存在的重要性,對待中國也基本都持“接觸加防范”的態度。 反恐安全或成關鍵 在首戰結束后,美國兩黨接下來將按照時間表陸續在各州舉行初選活動。2月9日即將舉行第二場初選的新罕布什爾州也是歷來候選人的“必爭之地”,同樣具有“風向標”意義。 隨著大選日程的逐步推進,民意調查對于各位候選人開展活動的指導意義也越來越強。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手中的“外交牌”或將成為決定他們獲得多少選票的關鍵。尤其是此前巴黎恐怖襲擊等事件給美國民眾內心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有調查顯示,目前美國國內選民對于反恐問題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失業率和物價波動。 《華爾街日報》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一項最新民調指出,40%受訪者認為國家安全和反恐應是美國政府的首要任務,超過60%的美國民眾把這兩大議題放在首位。而在8個月前,同樣的問題獲得的比重僅為39%。《華爾街日報》指出,這股焦慮暗流如果持續下去,將很有可能重塑2016年大選選情,選民正在把注意力轉移到共和黨的傳統強項安全議題上,遠離民主黨一貫比較喜歡聚焦的經濟議題。 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2015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民眾對政府反恐能力的信任度降至14年來新低。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認為,無論是“伊斯蘭國”的崛起,還是大規模難民流動,都給美國民眾帶來了不安感。部分候選人在難民、反恐和安全問題上采取的激進態度正是美國民眾所急需的“安全感”,這也是此前這些候選人支持率不斷走高的重要原因。 袁征指出,隨著大選日程的推進,未來候選人有可能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而改變競選綱領。目前兩黨候選人提出的外交策略今后也有做出微妙調整的可能,他們手中的“外交牌”能不能打好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
相關閱讀:
- [ 02-03]美國大選在質疑中拉開戰幕 首戰結果出現意外
- [ 02-03]美國大選“離經叛道者”遭遇狙擊
- [ 02-03]美國大選初選特朗普意外失手 希拉里險遭逆轉
- [ 02-03]美國大選在質疑中拉開戰幕 首戰結果出現意外
- [ 02-01]美國大選兩黨雙雄今日開選 競選人拼“演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