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艾哈邁德在與塔利班武裝人員作戰時的表現時,薩馬德說:“全球難以找出如此年幼卻如此勇敢的人。” 【“童兵”悲劇】 艾哈邁德之死在阿富汗國內和國際上引發針對“童兵”現象的質疑。 阿富汗政府1994年加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承諾消除“童兵”現象。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2015年2月發布政令,宣布武裝部隊征用未成年人為犯罪行為。 但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童兵國際”組織調查發現,阿富汗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雇傭未成年人的現象仍然長期存在。這一組織在一份報告中說,在庫納爾、盧格爾、查布爾等飽受戰火摧殘的省份,“10%的執法部隊成員疑為未成年人”;而在南部坎大哈、赫爾曼德等塔利班活動最為猖獗的省份,“童兵”比例可能更高。 這份2015年6月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的報告指出,不論是阿富汗國家警察部隊,還是類似獨立民兵武裝的地方警察,都存在征用“童兵”的現象。這一現象存在的原因包括貧困、對長輩的責任、愛國和榮譽等。 此外,也有不少未成年人被反政府武裝強征。阿富汗新聞媒體時常播出被塔利班等武裝組織作為“人彈”的兒童向警方招供的畫面。 對于外界質疑,薩馬德說,艾哈邁德不是地方警察部隊成員,與塔利班作戰出于“為父報仇”目的,2015年那次戰斗后已經重返校園。 不過,阿富汗獨立人權委員會發言人拉菲烏拉·貝德爾認為,艾哈邁德的家庭、當地政府和反政府武裝都應為這名男孩之死負責。 “他拿起武器也許是為父報仇,但警方宣稱他為英雄并公布他身份的做法不合法,”貝德爾說“這一方面讓他出名,另一方面卻害死了他。” 人權觀察組織阿富汗研究員帕特里夏·戈斯曼說:“也許有人稱瓦西勒 ·艾哈邁德為英雄。但一名12歲的孩子這樣死去,實際上是一個悲劇。”(郜婕 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2-05]美國軍官:駐阿美軍減員不利于阿富汗人員培訓
- [ 02-05]阿富汗10歲男孩成國民英雄 與塔利班作戰遭暗殺
- [ 02-04]外媒:阿富汗10歲戰斗小英雄遭塔利班暗殺(圖)
- [ 02-04]阿富汗塑料袋球衣男孩將赴諾坎普與梅西見面
- [ 02-03]阿富汗穿“塑料袋球衣”男孩將與球星梅西會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