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美學校成種族主義溫床 非裔受不平等對待
2016-02-06 07:55:02??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由聯合國派出的一個專家工作組上個月走訪了美國多地,“調研”非洲裔人群的生存狀況,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竟然成為種族主義的溫床,非洲裔學生面臨“結構性歧視”,受到不平等對待。 美國《赫芬頓郵報》4日報道,該工作組調查了非洲裔美國人遭遇到的暴力執法、大規模監禁和教育不公等社會問題,完整報告定于今年9月出爐。 工作組日前向媒體公布的一份初步報告顯示,相較其他種族,非洲裔美國人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食品安全較低,體現出“結構性歧視”,為“非洲裔充分行使人權制造了事實性障礙”。 【種族歧視從學校開始】 報告說,非洲裔與其他種族尤其是白人之間的差距從上學時期就開始了。非洲裔未成年人比他們的白皮膚同學更容易受到學校的嚴厲處分,這些處分包括停學、開除甚至被校警拘捕。 去年10月,一段記錄一名非洲裔女學生被白人校警粗暴對待的視頻在網上被大量轉發。視頻中,這名校警用手臂夾住女學生頸部,將其從桌上摔倒在地,隨后在教室地上拖行。這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涉事警官后來被勒令停職。 報告說,過分嚴厲的處分使得非洲裔學生更易陷入“剛出校園、就進局子”的怪圈。教育系統將這些“問題學生”拋棄,讓他們流落街頭,不學無術,最后的下場就是“蹲班房”。 工作組指出,美國學校依然存在“種族隔離”現象,對于一些以非洲裔生源為主的學校,白人避之若浼。非洲裔人群聚居處的公立學校被大規模關閉,在芝加哥和費城尤為嚴重。 另外,工作組注意到,美國學校教材對奴隸制和殖民化的歷史輕描淡寫,沒有予以必要的重視。報告說,一些州的課程“沒有指出種族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根源”,因此“非洲裔美國人被結構性地隱形”。 去年10月,一名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媽媽發現自己孩子的教科書上居然把奴隸稱作“工人”,深感不安。她把這件事發到社交媒體上后被“瘋轉”,引起軒然大波。 這位母親當時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她發現孩子的歷史書中,奴隸制被放到移民這一欄,“書里面講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但是把奴隸制與移民劃等號顯然是沒說到點上。如此玩弄語言,實際是在抹去那段歷史。” 近些年,美國牽涉種族歧視的暴力襲擊事件頻繁發生,不同族裔間經濟等方面的差異仍然顯著。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白人和非洲裔美國人之間的巨大收入差距仍在加劇,非洲裔人口貧困率是白人的3倍。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并沒有消除。(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2-05]阿桑奇律師:期待瑞典英國立即執行聯合國決定
- [ 02-05]瑞典英國共同反對聯合國工作組有關阿桑奇的裁定
- [ 02-05]聯合國駐中非維和部隊又曝性侵事件
- [ 02-05]12國正式簽署TPP協議 聯合國人權專家反對:存在缺陷
- [ 02-05]阿桑奇有望獲自由 聯合國工作組裁定其遭任意拘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