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火車站客車調車組安波正在摘掛火車車廂。 央視網訊(記者 高宇婷)“由銀川開往北京西方向去的直275次列車已請旅客上車了,有去往北京西方向的旅客,請到1樓第2候車區,第2檢票口檢票,1站臺上車。。。。。。” 2月3日20時53分,經過車站工作人員安全檢修、編組的絲路驛站寧夏號準時發車,載著旅客奔向目的地。 此時,火車站向北3.3公里處的銀川火車站運轉二車間調車組白班工人安波晚飯還沒來得及吃,忙了一天的他剛完成交接班。 累!但從來不說苦 調車這份工作異常辛苦,哪怕是對于24歲身體壯實的小伙子安波來說。早晨7時17分,Z277次列車從北京出發行駛1335公里后安全抵達銀川站,為了晚上列車能夠再次安全出行,安波和同事們需要配合多個部門做好調車工作。 客車到站后,安波需檢查列車每節車廂之間的連接狀況及鋼軌上是否有異物等。檢查完畢,列檢員將火車頭摘開,火車頭駛入車庫進行檢修。剩余的19節客車廂,則由車站的調車機(對列車進行編組的機車)推入客車庫。 車站距離客車庫3.3公里,一路上安波始終要站在打開車門的列車最前端,抓住門兩側的扶手,半個身子探向車身外,查看客車的走形以及是否有人或動物侵入火車行駛限界內。有突發情況安波會吹響哨子,并通知位于列車另一頭的調車長,必要時按下緊急停車鍵、保證安全。晚上到站的客車入庫,則通過手電照射的燈光觀察列車前方動向。 當天,按照調車作業通知單上的規定,安波和同事要將Z275次列車的第2節車廂和第18節車廂對調位置。工作聽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十分繁瑣。 重新編組車廂,調車機需在兩條火車軌道上變換軌道6次,拉出、推入車廂9次,并涉及9次列車車廂的分、合。“每節車廂的分開、連接,都需要人工操作,分開和連接各需要5分鐘。整個調換的過程需要一個小時。車廂連接時,要時刻盯著,保證安全速度和距離。”負責盯控調車組的值班站長王志戌介紹。 冷!但干活不含糊 安波每班工作12個小時, 平時休息時間十分有限。每周三下午,調車機加油時,安波才能在這個間隙休息一小會。在客車庫唯一能坐一會的地方就是客車上,但冬天沒有通暖的客車車廂甚至比室外還要寒冷。而根據安全規定,即便是在冬天,調車員也只能穿一身利于上下火車的短棉襖、棉褲。單位給每個人都發了大棉帽子,但安波為了調車時聽力不受影響,自己換了一頂薄薄的毛線帽戴在頭上。“這樣聽對講機更清楚。”他解釋。 調車的工作全部是室外作業,春夏秋冬,風雨雷電,白天黑夜無不如此。天氣再惡劣,客車出入庫時調車員也要迎風站在火車首尾部時刻觀察、保證安全。夜晚的寒風再刺骨,每人每天60余項任務也要全部完成。“調車組的工作如果跟不上,就不能保證旅客準時、安全出行。”王志戌說,“調車組就是保證列車安全行駛的最后一道防線。” 調車作業通知單,上面一般標有20余項任務。每天,安波要完成這樣的三張作業單任務。 忙!但絲毫不懈怠 銀川火車站運轉二車間黨總支書記仲立強算了一下,調車組一個班工作12個小時,除去吃飯、交接班、上廁所的時間,每班至少要工作650分鐘。 而夜班甚至更忙。夜班工作時間是20時至第二天8時,“因為作業量太大,工人晚上都是犧牲吃飯時間工作,每項任務都有規定時間,如果沒有按時完成,則會耽誤其他部門接下來的工作。實在太餓,值班干部就去車庫給夜班工作的人送方便面。”仲立強說。 由于客車庫的條件有限,安波他們在送車出庫進站時,到車站兩端的助理行車室才能喝口熱水。“如果當天客車庫內摘掛作業多,兩三個小時喝不上一口熱水都很正常。”仲立強補充,因為調車組的工作關系到每位旅客的安全和列車出行時間,不能有一點差錯。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