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8日專電(記者許曉青)爆竹聲中一歲除,機器人、高科技、新組合、分會場……猴年央視春晚7日晚在萬眾矚目中揭開神秘面紗。與此同時,地方衛視春晚以及網上“草根”自發的“村晚”也異常紅火。 隨著科技進步,網絡春晚、卡通春晚、配音春晚、“洋春晚”已不稀奇,新鮮的是近年來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電腦、手機等都成了大家觀看春晚的新載體,地方電視臺精心策劃也能錄制出視覺特效令人嘆為觀止的“猴王”節目,視頻網站中低成本投入也可以“秀一秀”網友自己的“村晚”,而且越來越紅火。 無疑,萬眾創新的時代,讓“村晚”與春晚都百花齊放。去年11月,一批電商帶頭舉辦消費主題之夜晚會,自稱“村晚”,場面熱火朝天不亞于農歷除夕的正規春晚。今年1月,動畫游戲綜藝節目《國民美少女》在優酷土豆社交平臺和東方衛視啟動播出,這種深受“粉絲”喜愛的青少年“村晚”,春節前夕同時在線收看者超過180萬人。再比如,猴年新春微信平臺上還出現了“科幻春晚”,12名科幻作家共同完成一個以節日為主題的接龍故事,并在公眾號上連載,也是別具一格的“村晚”。 有網友點評,其實社區大媽的旗袍秀、長跑愛好者的新春馬拉松、“旅友”的篝火晚會,也可以叫做咱們的“村晚”。 與“村晚”的“七十二變”相比,猴年央視春晚上,人們也看到了力圖求變求新的新設計。比如,北京主會場首次將評彈與歌曲融合唱響《山水中國美》,廣東分會場機器人和無人機“戰隊”演繹充滿未來感的歌曲《沖向巔峰》,而從綜藝節目《中國之星》中脫穎而出的陜西華陰老腔“一聲吼”,也讓人驚艷不已。 在“村晚”和春晚各自精彩的時候,人們也難免懷念起上世紀80年代央視春晚引發萬人空巷的場景。現如今傳統的相聲、小品都日漸式微,多的是人人不停埋頭戳屏的“紅包春晚”,而這似乎也失去了闔家團聚、其樂融融的本意。不少資深的電視晚會編導也在期盼,只有通過更多的模式創新、內容更新,才能讓“村晚”和春晚留住更多美好的年節傳統。 |
相關閱讀:
- [ 02-08]華陰老腔今登春晚——華山腳下的搖滾“然拌了”!
- [ 02-08]印尼華人看春晚 “美麗中國走起來”
- [ 02-08]菲律賓華僑:春晚彰顯中國大國風范
- [ 02-08]央視春晚兼顧東南西北觀眾 全國除夕夜同看春晚
- [ 02-08]春晚“非遺”元素受關注 傳統技藝面臨滅絕
- [ 02-08]央視新聞聯播:春晚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 02-08]支付寶春晚紅包技術大爆發:兩輪咻一咻互動1808億次
- [ 02-07]春晚,伴我們成長的“文藝年夜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