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習近平共進行了8次出訪,歷時共42天,遍布14個國家、21個城市,進行了223次會見以及44次演講……習近平在出訪過程中都做了些什么?表達了中國的哪些態度?
主張和平發展 體現大國擔當
2015年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習近平說:“中國人民重情重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風雨同舟、相互支持的老朋友。”走得再遠,前行路上仍將攜手并肩。
9月26日,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的發言全面闡述中國對未來全球發展的看法,他表示:要追求全面的發展,讓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在消除貧困保障民生的同時,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人享有發展權利。
△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言
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2015年11月14日至16日,習近平主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習近平透過表象,直指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病根”,還開出了舒危解困的四味“藥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推動改革創新,增強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
11月29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向與會各國領導人介紹了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GDP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