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2月11日電 (蔡敏婕)中國近日發現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張永慧11日稱,雖然此次輸入病例擴散風險低,但廣東存在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媒伊蚊,而且廣東和美洲地區的經貿和旅游往來頻繁,因此寨卡病毒病輸入風險一直存在。 據世界衛生組織美洲分支“泛美衛生組織”稱,截至目前,美洲共有36個國家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9日通報,江西贛州發現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廣東疾控專家研判認為,廣東地區進入春夏后氣溫會上升,如果防蚊滅蚊不力,則存在疾病傳播風險。 “寨卡病毒感染者大多癥狀輕微,臨床表現以發熱、皮疹、關節痛和結膜炎常見,很多人誤以為是感冒不去就醫。但患者作為傳染源被伊蚊叮咬后,伊蚊再去叮咬他人,就造成了疾病傳播。”張永慧認為,由于寨卡病毒病以輕癥為主,不容易發現病例,也為疫情防控增加難度。 對于江西的輸入性病例,張永慧表示,廣東、福建、江西三地建立了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會聯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外,粵港澳也同樣有著通報協作機制,三地就“寨卡”的防控一直保持密切溝通。 由于寨卡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因此張永慧呼吁民眾,一定要為家庭安裝防蚊的紗門紗窗,尤其是有孕婦或計劃懷孕的家庭,更要做好防蚊措施。(完) |
相關閱讀:
- [ 02-05]漳州各縣市春節民俗活動盤點|寧德市疾控提醒春節注意預防流感和H7N9禽流感
- [ 02-05]北京市疾控中心:尚無寨卡感染病例報告
- [ 02-03]母女售將過期疫苗涉案5.7億元 有疾控部門人員涉案
- [ 02-03]市疾控中心提醒:廈門2月要防禽流感和甲型流感
- [ 02-03]中國疾控中心:春節假期謹防旅途健康風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