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2月13日電(記者 馬麗娟)民以食為天,春節期間的各地美食是最讓中國民眾津津樂道的過年樂事之一。為保障大家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關注。全國各地的食品監督部門在春節假日期間頻出招力保這項民生工程落到實處。 涉及到千家萬戶的食品安全曾是個讓人“操碎了心”的領域,偶爾爆發的安全問題也會嚴重打擊群眾的安全飲食信心。“舌尖上”的安全,預防大過天。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這項民生工程,屢次做出重要部署。 2015年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體系進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把確保質量安全作為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環節,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放心。同時提出“四個最嚴”要求,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2016年春節前夕,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就食品安全做出重要指示,強調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加快健全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的權威監管體系,落實最嚴格的全程監管制度,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織好食品安全“防護網”需要大量工作,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會議的“頂層設計”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的落實,需要層層傳達,密切監督。 2月1日至2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率隊到廣東省督導食品安全工作,深入深圳的菜籃子基地、蔬菜交易市場和商場超市等場所檢查。 為落實貫徹這項民生工程,各地政府紛紛采取行動確保將“四個最嚴”部署落到實處,讓群眾在過節時對飲食放心。 食品安全抽查、突擊檢查是不少地方食品藥品安監局的常用手段。這個手段直接,也有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消息,2015年,食藥監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驗16.8萬余批次,共處置不合格產品4765件次、問題產品2730件次。 然而,抽檢這種手段存在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治標不治本,對于日常交易頻繁的食品藥品等商品難以起到長效監督作用,不利于從根源和渠道層面斷絕隱患。 據了解,為了加強長效監督,2016年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和預警交流工作將統籌四級體系,建立覆蓋全國、重在基層的食品安全風險捕捉防控網絡。 春節前后,各地部署并升級監督系統,嚴控食品藥品安全,尤其是旅游旺地和新興的網絡餐飲市場。 廣東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查詢 各地加大監管力度 熱銷食品、高品質進口食品、冷凍食品、生鮮、節日禮品等是各地抽檢的重要食品領域。吉林、海南、廣東等多地多部門突擊檢查為當地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據了解三亞推出的“綠色防控技術”從源頭上保障了綠色蔬菜的生產,深受當地人歡迎,推進了無公害種植和生態控制技術,保障蔬菜的無污染、健康、綠色。 上海突擊檢查日前曝光了16種保健食品的違法產品和企業,維護了老年消費者的自身權益。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省開啟可追溯查詢系統,為食品召回、追溯食品安全來源提供支撐。節前,2015年12月29日廣東食品藥品監督局公布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查詢, 2016年實現全品種的查詢。尤其是重點監管品種(嬰幼兒配方食品、食用油、酒類)可追溯。這一系統將一舉打破以往的挨家挨戶排查等低效方式,大幅度提升監管效果。 加班加點保障食品安全是各地春節期間食藥監系統人員的常態。北京、山東濟寧、德州、山西、廣東等地都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據了解在整個春節假日期間,海口市食藥監系統人員堅守崗位,成功實現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山西省食藥監局明確要求較大以上突發事20分鐘內上報到最高系統。 除了值班制度,各地食品安全熱線也讓督導從政府督導變為全民督導,以確保人民群眾有需要,食藥監部門有準備,應急響應效率高。 不合格商品紛紛下架 專項抽檢高效回饋百姓呼聲 從節前的嚴密部署,春節期間的高效抽查,面對市場上對某項食品的質疑,專項抽檢也是常態。 對于喜歡屯年貨的中國人來說,從過小年開始,已經進入食品消費高峰期。據各地曝光數據顯示,進口冷凍食品、食用油、肉類、果脯、蛋糕等物品都發現了不合格批次。生鮮、半成品熟食、涼菜等網絡食品市場也面臨著很大考驗。 2月4日至6日,黔西南州普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盤水分局查處了839公斤問題動物制品,均為外國制造。 節前,山東開展快檢進市場 366批次問題食品被查處。 2月4日,據宜昌市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新聞發布會通報去年立案2723起。 針對市民質疑板栗酥餅原材料加色素和添加劑過重問題,廣州食藥監部門近日進行了嚴格核查并公布了調查結果,查處了營業證件不齊全的商家。 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春節專項抽檢集中在熱銷產品上,在被抽檢的糧食及糧食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等9類食品1073批次樣品,發現15批次不合格。 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一刻也不能放松,據市場情況反饋,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特別強調要防范腐敗變質,生鮮過期等事宜。 記者采訪了數十位市民,包括安徽、河北、新疆等地,他們均表示,當地除了偶爾的菜價因節日原因有所上漲,當地未出現食品安全事故,他們也對春節飲食很放心,全家幸福度過團聚時光。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食品安全的保障也需要人人參與,目前政府、企業、社會相關部門都在加入織密這張“食品安全防護網”的隊伍中。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保障食品安全,就像打仗,首先要認清主要敵人。如果用很大的精力去對付次要的敵人就壞了。他表示,當前,世界和中國食品安全的主要敵人都是食源性疾病。與農藥殘留等化學性污染相比,致病微生物污染食品才是真正影響健康的、排第一位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上海發生過由于生吃毛蚶(被致病微生物——肝類病毒所污染),而造成甲型肝炎流行的事件,有30萬人染病。盡管甲型肝炎一般不會致死,但看病住院也不得了。至今,這仍是全世界食源性疾病歷史上的記錄,還沒被打破。人類想要基于科學地遠離致病菌,確保食品安全,仍然要不斷研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于互聯網 的盛行,讓網絡食品、外賣食品在這個春節越發走俏,據了解為了監督網絡商品經營商戶,食藥監總局正在加大抽檢力度。 |
相關閱讀:
- [ 05-30]食藥監總局:正在研究制定網購食品監督管理辦法
- [ 03-03]吉林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公布 一批不合格產品曝光
- [ 10-02]石家莊市加強節日食品監督檢查
- [ 06-08]省工商局完善臨過期食品監督管理機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