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農吳海森的別樣春節 2月12日,早春的太陽暖暖地照著大熊山連綿起伏的余脈。吳海森家大門上的春聯和門前未及掃盡的爆竹紙屑,在陽光下相互映襯,綻放出火樣的紅色。 盡管是春節,吳海森的一天卻是從喂養圈里還沒出欄的那頭生態熟食豬開始的:到地里拔蘿卜,去山上拾柴火,招呼老婆剁豬草、拿柴火煮豬食、用山泉調豬食…… 過去的一年,古塘鄉發展特色產業扶貧攻堅的戰略,改變了吳海森的生活。 今年70歲的吳海森,是湖南省漣源市古塘鄉破石村破刀組村民,他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智障,生活無法自理。吳海森前些年到處打零工,做砌石墻之類的工作。“老了,關節活動不行,很多干活的地方都不要我。”吳海森說,打零工每年能掙兩三千塊錢,但“賺一塊錢都要出很多汗”。他也想過,利用破石村地處武陵山片區東部,蘿卜青草等種養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家搞喂養,但苦于沒有本錢,加上防疫技術缺乏,遲遲未能做成。 2015年,吳海森搞喂養的各種困難被一一破解。 在國家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的政策引導下,漣源提出了“扶貧工作重點縣重點抓扶貧開發”的工作思路,把扶貧開發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和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擺到“主業”的位置上,扭轉過去僅僅依靠扶貧部門單打獨斗搞扶貧的局面。該市根據貧困人口的種養習慣和產業發展意愿,采取由政府制定種養計劃、提供種苗與技術服務、以獎代投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為了解決貧困農戶的融資困難,漣源還建立了免抵押、免擔保的小額信用貸款機制。 古塘鄉的土壤含硒量很高,是發展富硒生態農業的絕佳之地。古塘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古塘鄉綠色無污染農業產業基地的目標,以帶動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生態熟食養豬業就是戰略之一。 2015年,吳海森在當地農村信用合作社申請了一筆一萬元的小額貸款,這是一種專門針對貧困戶的小額貸款,貸款期限為兩年,利息全免。用這筆錢,加上從親友那借的一部分錢,吳海森養了6頭生態熟食豬,還有兩頭牛。而喂養過程中防疫的問題,則由村里的獸醫和鄉里的獸醫站來解決,為保障包括貧困戶在內的農戶喂養生態熟食豬,古塘鄉按每頭3元的標準撥付了專門的防疫費用。 這些生態熟食豬是有機農產品,銷路非常好,不提前下手根本搶不到貨。吳海森將自己喂養的4頭豬早早就供應了村里的紅白喜事,算下來賺了7000塊錢。另外,根據鄉里的獎扶政策,他還能獲得每頭500元的獎勵。而兩頭牛現在至少值兩萬塊錢。吳海森想著,今年就可以把貸款還清了。 這個春節,吳海森殺了一頭整豬過年。“先自己吃了再說。”吳海森很自豪地從口袋里掏出一把票子,“這日子可以過了。以前過年只能買一腿豬肉,今年是一口豬,你看我家房梁上還掛了很多肉呢。” |
相關閱讀:
- [ 02-13]春節長假閩臺海上運送旅客3.85萬人次
- [ 02-13]春節福建旅游收入首破100億元 游客最愛廈門過年
- [ 02-13]春節假期超8000萬人次進出京城 高速公路交通量創新高
- [ 02-13]春節長假福建接待國內外游客逾1500萬人次
- [ 02-13]黑龍江省八五一零農場公安局:守崗執勤 確保春節期間群眾生活安全
- [ 02-13]春節后期出游價格大幅“跳水”:價格便宜近一半
- [ 02-13]數字中的春節:“逃飯帖”大熱折射城鄉婚戀觀沖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