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三年答卷成績欠佳
2016-02-16 08:24:1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日本內閣府2月15日公布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比上個季度實際下降0.4%,換算成年率為下滑1.4%。這是日本經濟繼去年二季度后再次出現負增長。 “安倍經濟學”實施已逾三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表示,日本經濟已經不再處于長期通縮狀態,“安倍經濟學”進入第二階段。內閣府公布的這份期中考試“成績單”卻顯示,日本經濟離真正復蘇尚有距離。安倍再次執政以來的3年間(2013—2015年度),日本GDP年增長率僅為1.4%、0.0%和0.4%,甚至不及其執政前2012年度的1.7%。 去年二季度,日本經濟出現難得的好兆頭:日經股指、訪日外國游客人數、企業經常利潤、就業率等主要經濟指標創下近20年來新高。然而,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尤其是美聯儲宣布十年來的首次加息后,日本經濟的脆弱性再次顯現。統計顯示,占據日本GDP六成以上的個人消費不見進展。受暖冬影響,去年四季度日本個人消費環比減少0.8%,此前堅挺的住宅投資轉為下滑,減少1.2%,公共投資下滑2.7%。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早川英男告訴本報記者,日本不再陷于通縮狀態,但經濟增長并沒有在安倍執政期間加速。企業利潤創下新高,這主要受益于日元大幅貶值后的匯率換算和原油價格下跌,而就業市場人手短缺的根本原因是高齡化導致的勞動人口供給減少,其實企業的實際出口數量并未增長。2014年和2015年日本經濟增長放緩雖然有消費稅增稅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外部因素,歸根結底還是日本經濟內在增長動力不足。 為鼓勵銀行投放貸款,日本央行還在今年1月底推出了負利率政策。早川英男認為,日本央行將貨幣政策與2%的通脹目標掛鉤,在原油價格走低的條件下難以實現。即使實現,日本央行一旦退出目前每月10萬億日元規模的國債購買,必將引起市場混亂。日本超過GDP兩倍的政府債務也風險巨大。 去年9月,日本政府推出“安倍經濟學”新“三支箭”。主要內容為:2020年實現GDP達到600萬億日元,加強育兒支持和社會保障改革,力爭出生率達到1.8%,因養老看護導致的離職率降為0。不過,這一目標的實現以名義GDP年增長3%、實際GDP年增長2%為前提,被經濟界普遍認為脫離實際,難以實現。 瑞穗綜合研究所市場調查部部長長谷川克之告訴本報記者,“安倍經濟學”推出新“三支箭”,一是說明舊“三支箭”已經開始失效,二是為今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拉票。不過,新“三支箭”觸及了日本經濟少子老齡化的根本問題,也不乏正面意義。 (本報駐日本記者 田 泓) |
相關閱讀:
- [ 08-25]日學者:“安倍經濟學”實際上是加強版的“法西斯經濟學”
- [ 12-16]外媒:“安倍經濟學”臨失敗 女性經濟成救星?
- [ 12-15]安倍新內閣經濟“最優先” 原有閣僚將獲留用
- [ 12-15]日媒:安倍經濟學大限將至 新內閣全力扭轉困局
- [ 12-11]日媒:逾半選民對“安倍經濟學”不予肯定
- [ 12-03]掀開安倍經濟學的華麗外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