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16日電(記者 施佳秀 實習生張若嫻)“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獨特,剛好把住了絲綢之路起頭的那一段,它把(宋朝)通往異域的陸路交通堵塞了,客觀上催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浙江省杭州博物館副館長余洪峰1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西夏王朝,前期與宋、遼鼎立,后期與南宋、金對峙,共歷十主,享國189年。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滅,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曾經的古老王國被掩埋在歷史的塵沙之中。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寧夏、內蒙古等廣大地區都有西夏遺址和文物的重要發現,獨具魅力的西夏文化在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清晰起來。 鎏金銅牛、石馬、彩繪泥塑佛頭像、綠琉璃花紋方磚……當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發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在杭州博物館展出,從西夏文字、西夏工藝、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西夏——這個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所創造的燦爛而獨特的文明。 記者了解到,展品中不乏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從素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銅牛等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27件。 展覽現場,國寶級文物鎏金銅牛就吸引了許多參展者的目光,該文物出土自素有“東方金字塔”美譽的西夏王陵,系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高45厘米,重188千克,由于年代久遠,銅牛表面斑駁,部分地方鎏金已經脫落。 “銅牛的珍貴就在于它的體量大、鑄造工藝好,并且特別寫實,在中原地區都沒有這么大的銅鑄作品。”杭州博物館陳列部工作人員閻晶宇現場向中新網記者介紹稱,“當時的西夏,國力比較弱,它的銅礦資源是非常匱乏的,甚至連鑄錢都不夠用,但是墓主人卻舍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鑄造這個銅牛,這就說明這個墓主人身份肯定特別尊貴。” “現在提倡將博物館辦‘活’,這個‘活’就體現在文物所展現的文化。”余洪峰告訴記者,西夏王朝對應中原王朝的宋時期,通過這個展覽,可以讓江南人民了解西夏和宋之間的文化交流,不僅如此,西夏的疆域正好是絲綢之路東段區域,從“一帶一路”的角度去回顧這段歷史,對中國發展極其有意義。 “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獨特,剛好把住了絲綢之路起頭的那一段,它把(宋朝)通往異域的陸路交通堵塞了,客觀上催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余洪峰說,“通過了解西夏(文化),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帶一路’的背景以及現當代發展‘一帶一路’的意義。” 據悉,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4月20日,地點為杭州博物館南館2樓機動展廳。(完) |
相關閱讀:
- [ 02-16]五虎山國家森林公園規劃通過評審 擬投資10億元
- [ 02-16]外媒:美最高法院之爭留下疑問 或改變國家走向
- [ 02-16]福建9區縣將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為全國首批
- [ 02-16]漳州花兒“開門香”“一帶一路”國家成為出口“大戶”
- [ 02-16]泉州首個國家象棋大師 同時對弈15名高手11勝4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