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假為何難休?女性憂遭職業歧視 雖然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都對保障女性休“痛經假”有過規定,但是近年來,這一政策的落實卻并不理想。對于很多普通女職工來說,她們甚至沒有聽說過這種休假制度。而從全國范圍看,近年來也鮮有相關的維權案例。 “我根本不知道江蘇省有‘痛經假’規定,單位也從沒有告知過我們有這項權益。”在南京某私營企業工作的李玉潔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江蘇地區的“痛經假”實施已經27年之久,但自己不知情,也從來沒有請過“痛經假”,平時生理期有身體不適忍一忍就過去了。 “即便真的有法律保障自己的權利,但是單位不放‘痛經假’我還是會選擇忍耐,而不是維權,因為怕影響自己的‘飯碗’。”李玉潔無奈表示。 在北京某大型銀行工作的趙女士也告訴記者,“我很多同事連基本的年假、法定節假日都不一定能保證休息,更何況所謂的‘痛經假’?如果再要求跑到醫院開證明,可能更不會選擇休這個假。” 面對“痛經假”,用人單位同樣有自己的顧慮。在北京某企業從事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李艷閣表示,按照一個月1天計算,一名女性員工一年就要休12天假,這無疑會加大企業的用工成本。 李艷閣說,她所在的企業一般很少會單獨批準員工“痛經假”,相較于制度完善的大企業,“痛經假”在中小型企業操作難度太大,而且會不可避免令企業在招聘時產生性別歧視。 “難言之痛”何時不再痛? 早前,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研究所發布的《2015中國女性生理健康白皮書》顯示,中國有接近80%的女性伴有輕度及以上的痛經,其中超過14%的女性表示痛經對正常生活有影響。但面對這一“難言之痛”,不少女性都選擇默默忍受。 在北京一家服裝企業工作的張琳告訴記者,自己的痛經癥狀一直比較嚴重,有時疼起來根本無法工作,但即便如此,她也從來沒有請過假。 “我的工作單位是私營企業,福利待遇沒那么健全,身體不適只能請病假,當月全勤獎就會被扣除,實在請不起。如果公司能給我帶薪假,我當然愿意休,但是誰來約束企業呢?” 張琳的困惑正是不少女性所擔憂的問題。一方面,輿論中有聲音呼吁要細化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女性勞動權益,另一方面又有觀點認為,如果從法律上確定女性的“痛經假”,用人單位可能會考慮用人成本,無形中增加了女性的就業障礙。 對此,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原副所長劉伯紅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如果僅僅用保障性條例對婦女進行保護,而不從根本上解決保護成本的問題,導致保護成本轉移到了用人單位身上,會讓用工成本較高的女性,愈發受到用人單位的歧視。用工成本越高,女性就越容易被用工單位拒絕。 也有專家強調,推行此類政策,一方面需要要求私企遵守行政規定,此外還要有工會組織來幫助執行,不應讓條例名存實亡。 然而,面對目前的女性就業環境,“痛經假”的落實在不少人看來并不樂觀。李玉潔就對記者表示,“因為怕丟工作,我周圍很多在私企工作的女性朋友連孩子都不敢生,懷孕期間也盡量避免請假,在這樣環境下,休‘痛經假’對女性來說未免還是太奢侈。”(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
相關閱讀:
- [ 02-06]《老板來了》爆笑熱播 別樣職場萌感爆棚
- [ 01-29]Hello!職場 海峽人才職通未來大型招聘活動
- [ 01-27]明溪國壽進職場宣導誠信經營杜絕誤導防風險工作
- [ 01-23]美媒評選中國為“最適合職場新人的國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