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相關黨政干部將被追責
2016-02-17 19:49:29? ?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按照剛剛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范圍》規定,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28.78%已經納入優先區域范圍。就如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監管,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今天提出,按照《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對造成生物多樣性破壞相關黨政領導干部進行責任追究。 據李干杰介紹,2010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在綜合考慮生態系統代表性、特有程度、特殊生態功能,以及物種豐富度、珍稀瀕危程度、受威脅因素、地區代表性、經濟用途、科學研究價值、分布數據的可獲得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在全國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包括32個內陸陸地和水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以及3個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2013年8月,環保部啟動了優先區域邊界核定工作,并于近期正式發布了優先區域范圍,其中,內陸陸地和水域優先區域涉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04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276.26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28.78%。 他表示,配合優先區域范圍的發布,環保部還發布了《關于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做好優先區域保護與監管提出了具體要求。 李干杰提出,要根據各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研究制定保護和管理措施,形成“一區一策”,努力做到區域內自然生態系統功能不下降,生物資源不減少。 他說,優先區域范圍雖然已經劃定,但區域內保護政策體系不完善、生物資源本底不清、動態不明、保護網絡建設缺乏系統性、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優先區域保護與監管成效。 李干杰要求,各省(區、市)環保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優先區域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并積極推動將優先區域保護規劃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并組織實施。同時,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劃的要求開展優先區域保護和管理,優先區域內新增規劃和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要將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作為重要內容。新增各類開發建設利用規劃應與優先區域保護規劃相協調;在優先區域內全面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嚴守生態紅線。 此外,還要加強對優先區域內典型生態系統、珍稀、瀕危和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的保護。 李干杰提出,要定期組織開展優先區域管理評估和監督檢查,將管理評估和監督檢查的結果向社會公開,并按照《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對造成生物多樣性破壞,并對符合辦法規定追責情形的相關黨政領導干部進行責任追究。 記者郄建榮 |
相關閱讀:
- [ 02-14]環保部:環保垂直管理不是把責任帶走 地方政府屬地責任不能弱化
- [ 02-14]環保部:地方政府環保屬地責任不能弱化
- [ 02-10]環保部:去年全國空氣總體質量轉好
- [ 02-08]環保部:除夕92個城市空氣重度污染
- [ 02-08]環保部通報:除夕部分城市出現空氣污染過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