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要為獄中食宿自掏腰包,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在美國不少地區卻已合法施行多年。
一些因吸毒、盜竊等罪名頻繁入獄的人為此債臺高筑,愈加難以重返社會。這種懲戒方式的存廢也引來爭議。
【坐牢欠巨債】
除開信用卡和助學貸款,41歲的戴維·馬奧尼眼下負債2.1萬美元。這是他在俄亥俄州馬里恩縣蹲監獄時所欠下的“坐牢費”。
馬奧尼曾是個癮君子,青少年時期就沾染上毒品,后來為買毒開始盜竊,為此三天兩頭被捕,成為馬里恩監獄的“常客”。按照當地監獄管理部門實施的收費制度,馬奧尼每坐牢一天,要向繳納監獄50美元費用,另外每次入獄都要繳納100美元手續費。
過去15年間,馬奧尼頻繁入獄,債務也像雪球般越滾越大。
如今,馬奧尼已經戒毒14個月,在阿尼塔·皮特曼社區康復中心生活、兼職。他的戒毒顧問說,馬奧尼表現不錯,想要洗心革面,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戒毒顧問。但如何償還坐牢費,成為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大障礙。
馬奧尼的債務狀況還不是最糟糕的。在阿尼塔·皮特曼社區康復中心,有人欠著監獄2.2萬美元坐牢費,有人欠3.5萬美元。馬里恩縣監獄管理部門確認,當地最高欠費紀錄是5萬美元。
因坐牢欠下這么多債,令馬里恩縣治安官蒂姆·貝利也不禁驚嘆:“哇,這太離譜了。”
【多數還不起】
紐約大學法學院的法律專家勞倫-布魯克·艾森說,除了首都華盛頓和夏威夷州,收取坐牢費在美國各州是合法的。各州縣可自行決定是否實施以及如何設定收費標準。
以俄亥俄州為例,該州法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允許監獄向囚犯收費。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去年11月初發布的一項專門調查顯示,俄亥俄州75所監獄中,現有40所收取坐牢費。根據監獄所處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收費標準參差不齊,少則一天1美元,多則每天66美元。
俄州監獄管理部門負責人戴爾·奧斯本說,向囚犯收取坐牢費,除了達到懲戒目的,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普通納稅人的負擔,“監獄方面創收越多,納稅人需要支付的就越少。”
奧斯本說,按收費標準,俄州每年產生的坐牢費大約200萬美元,但最后實際到賬的錢不到7萬美元,收繳率只有3%。
就全美范圍而言,大約1000萬人背負總額高達100億美元的坐牢費,每人欠費數百美元到數萬美元不等。很少有人出獄后能夠還清這筆債務。
馬奧尼說,他會盡量償還欠下的坐牢費,但在那之前,他要先努力付清罰款、保釋金、助學貸款和醫療費等更緊迫的債務。
另一名欠債者布賴恩·里德則坦言自己一分錢都還不起:“他們向我催債,讓我陷入絕望。”
【存廢有分歧】
“坐牢費讓入獄者及其家人的處境雪上加霜,”俄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管理人員邁克·布里克納說:“我們聽到不少人抱怨這筆債務進一步拉低了他們的銀行信用評分,導致他們出獄后什么事都做不了。”
他認為,這足以說明收取坐牢費是一種失敗的做法。“帶著數千甚至上萬美元債務出獄,成為一些人重返社會時面臨的額外重負。對那些想要嚴懲犯罪的人而言,坐牢費項目聽起來很美。但實際上,它收效甚微。”
一些還不起錢的出獄者還可能被起訴、沒收僅有的資產。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勞倫-布魯克·艾森說:“這是在把負擔轉移到社會司法體系中最窮的群體身上。如果他們還不起錢,只能讓家人,比如老祖母,幫忙還。”
為此,俄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呼吁該州政府修改法律,取消坐牢費。“我們希望看到司法體系有所改革,希望人們了解這項措施并不管用,”布里克納說。
鑒于債務難追討、項目入不敷出等因素,美國部分州、縣已經廢止坐牢費項目。俄州監獄管理部門負責人奧斯本說,如果該州也取消這一項目,“損失不大,我不會為此頭疼”。
不過,也有不少地區打算繼續實施這項收費政策。2005年一項針對全美224所監獄的調查結果顯示,監獄管理方對坐牢費的態度分為兩個極端:半數認為“最管用”,另一半則認為“最沒用”。
密歇根州的馬科姆縣是最早實施坐牢收費制的地區之一,曾創下26年里收取1800萬美元的“佳績”。縣治安官托尼·威克沙姆說,自2009年,這項收入開始下降;最近三年里每年實際收取的費用僅有24萬美元,刨除管理成本,項目收支剛好持平。
明尼蘇達州達科他縣的坐牢費略有盈余,管理方把收益用于幫助出獄者就業培訓、重返社會。“我們的目的是減少累犯。如果能用這筆錢幫他們走上正道而不是重回監獄,就是物有所值,”達科他縣監獄管理部門官員喬·萊科說。
相關鏈接:專業公司幫監獄討債
監獄方面如何向出獄者追討坐牢費?俄亥俄州馬里恩縣的做法是委托專業討債公司幫忙。
監獄方面和一家名為“智能技術公司”的企業簽訂合同,由后者以發送郵件、打電話等方式,提醒出獄者盡快支付費用。收到的款項30%歸馬里恩縣所有,70%則支付給“智能技術公司”。
公司老板約翰·雅各布斯說,他們為俄亥俄州12個縣的坐牢費項目服務,在其他6個州也有相同業務。
他說,公司將繼續擴大該業務,打造追討坐牢費領域的“沃爾瑪”。“我們認為這個項目對納稅人和治安官都有利,”他說。(張代蕾)(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