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提出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促進政府有效施政。記者梳理了其中的10條“干貨”。 【大目標】到2020年,政務公開內容覆蓋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 【實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實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在決策前應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聽證座談、調查研究、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以適當方式公布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 【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清單動態調整公開機制。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各級政府要根據各自的事權和職能,推動執法部門公開職責權限、執法依據、裁量基準、執法流程、執法結果、救濟途徑等,規范行政裁量,促進執法公平公正。 【公開民生資金等分配使用情況】重點圍繞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扶貧對象、扶貧資金分配、扶貧資金使用等信息公開力度,接受社會監督。 【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理】把實體政務服務中心與網上辦事大廳結合起來,推動政務服務向網上辦理延伸。 【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加快建設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制定開放目錄和數據采集標準,穩步推進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充分開發利用政府數據資源。 【主官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遇有重大突發事件、重要社會關切等,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接受媒體采訪,表明立場態度,發出權威聲音,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 【探索互聯網+政務】搭建政民互動平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 【建立政務公開負面清單】制定政務公開負面清單,細化明確不予公開范圍,對公開后危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等方面的事項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及時進行調整更新。負面清單外的事項原則上都要依法依規予以公開。 【政務公開納入考核】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加大分值權重。鼓勵支持第三方機構對政務公開質量和效果進行獨立公正的評估。記者史林靜、劉娟 |
相關閱讀:
- [02-17]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
- [02-18] 中辦、國辦:政務公開為常態 不公開為例外
- [02-18] 中國推進政務公開:主要官員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
- [02-18] 中辦國辦:到2020年實行政務公開負面清單制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